赵卫锋
物理学停滞一百年,突破只可能在东方!
2025-7-16 11:08
阅读:313

整个基础物理学,在过去近100年里,没有出现一项能与爱因斯坦时代媲美的根本性突破。

量子力学诞生于1925年,相对论更早,从1905年算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而今天,我们对宇宙的基本认知,依然建立在那一代人的成果之上。

为什么过去100年,物理学家一直在原子打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它让整个西方科学只能走在这一条还原论的大道上。如果不改革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物理学永远难以突破。

我们可以看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它基本上是古希腊原子说的延续,它告诉我们,空间是空无一物的,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就是原子说的一种变体,虽然之后出现了以太观,但它也不过是在原子说的基础上给空间安上了一种特殊物质叫以太罢了,它的核心仍然是原子说。至于爱因斯坦的局域对称的时空观,就再次回到了原子说假设之上。

为什么在原子说基础上只可能走向还原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按照原子说的的逻辑,只要把那几个基本粒子还原出来了,自然规律就找到了。西方科学也一直走在这条还原论的大道上。

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开始证明了这个前提假设与自然事实不符。比如,原子说认为世界存在几个死的基本粒子,但质能转换现象却潜在说明了万物归一,所有基本粒子最后都可以转化为同一种更基本的东西——能量,用能量也可以造出所有基本粒子,统一的能量在这里才是世界真正的基础。再如,对空间的认识,如果空间真的空无一物和对称,那么宇宙永恒的运动从哪里来?普遍联系又如何理解?当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空间连续着暗物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改变整个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科学将永远走不出还原论的逻辑。

那么怎样的前提假设才能够支撑新科学的突破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气一元论假设。

气一元论是这样来描述整个宇宙的:真正的宇宙是无限的,而在这无限的宇宙空间当中,连续着统一的一种物质,暂名为气,它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的,只是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而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则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

那么这个前提假设与古希腊的原子说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在对实体的认识上,原子说认为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而气一元论则认为万物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西方科学中的物质基础是死的,不推不动,能量是凌驾在物质之上一种神秘的东西,而按照气一元论,只要是物质性的存在,它一定是在被压迫中存在,本身就充满着能量,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其能量大小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之上。

其次,在对空间的认识上,原子说认为空间空无一物和对称,而气一元论则认为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产生的。西方科学为什么解释不了系统秩序的存在,就是因为它将万物孤立在空间当中。至于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观察不到,原因很简单,万物归一,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

其三,在对实体和空间关系的认识上。原子说认为实体和空间没有关系,而气一元论则认为实体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空间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两者之间不仅可以交换物质,而且可以交换能量。

显然,前提假设不同,得到的科学理论也不同。按照气一元论假设,万物归一,自然规律只可能是物质聚散的原理,聚是系统的生,散是系统的亡,这样的科学只可能走向系统论,而不可能走向还原论。

有人可能会说,西方科学中也发展出了还原论,为什么无法取得突破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根本不支持系统论,所谓的系统论都只不过是对系统现象的总结罢了,它不存在内在的自恰。

比如,西方科学为什么无法解释生命现象?根源就在于它假定了物质基础是死的。而在气一元论假设中,统一的物质本身就是有生命的,它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紧张地相互压迫与反抗之中,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或者说万物皆有生命,生命问题是根本不存在的。之所以有生死,仅仅是相对于物质系统而言的,聚则生,散则亡。

再如,西方科学为什么无法解释普遍联系现象?根源就在于它假定了几个死的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基本粒子之间既无法进行物质交换,也无法屈伸让位,谈普遍联系都只能是空洞的瞎想。而在气一元论中,物质是统一的,而且是连续的,普遍联系就可以在连续物质的周期性聚散当中得到认识。

当然,有些人会说,爱因斯坦否定了以太观,现在又重新请回与以太观有点类似的气一元论?是不是很多物理现象就无法理解了。答案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用气一元论不仅可以解释爱因斯坦之前物理解释不了的现象,还可以解释现代物理学无法理解的难题。

就拿相对论来说,在气一元论之上,光的波粒二象性就很容易理解了,光就是依赖连续在空间中统一物质的周期性聚散来传递的,暂态的聚使它表现出粒子性,但它的本质却是波。至于光速不变现象,则是光速和时间尺度同步变化造成的,即光速是可变的,但同时测量的时间尺度也是可变的,比如物质密度大的空间,光速变慢,但时钟的时间尺度变长,但到了物质密度小的空间,光速变快,但时钟的时间尺度变短。

至于引力,解释也非常简单,物质只有一种,彼此之间只有排斥力,而不存在吸引力,吸引现象的产生是以物质的聚为先决条件的,它造成了相空间的压缩,使连续在周围空间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运动造成的。反之,排斥现象,它则以物质的散为先决条件的,它造成了局部相空间的膨胀,使局部的混沌物质向周围空间扩散造成的。一句话,如果不承认星系、星体这些物质系统的生命,永远无法解释引力现象。

而量子力学的问题就在于忽视了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而把依赖粒子生死变换传递的能量包当成了稳定的粒子了。

一旦在气一元论假设之上重建现代物理学,物理学中一场更伟大的革命就开始了,它将帮助我们认识更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必然性规律的,即物质聚散的规则,或者说物质系统生死的规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卫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9388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