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锋
东西方科学比较(2)对生命的认识
2025-4-21 08:30
阅读:197

在现代人的意识里,生物就是生命的代名词,精神就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代名词,如此一来,人无形中成了万物之灵,宇宙的主宰。虽然这种意识让人感觉上很畅意,但让人对世界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的认识走向了死胡同。

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肯定是要坚持物质的统一性的。比如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最坚定的一元论者,而它告诉我们,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因此,如果人生命,那么万物就有生命,如果人有精神,那么万物就有精神。所谓的人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并没有任何的神奇性。

现代人之所以形成这种与哲学格格不入的观念,主要是因为西方科学,它太迷信精密仪器的观察了,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于是观察不到生命的本质,观察不到精神的本质,不自觉地就把它们当成是人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从而满足人的虚荣心。

东方科学是如何来认识生命和精神的问题呢?

气一元论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无限的宇宙空间中连续着统一的一种物质,暂名为气,它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而生命力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紧张地相互压迫与反抗之中,精神则体现在局部物质对周围物质压迫的反抗之中。一句话,统一的物质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之所以有生死,仅仅是相对于物质系统而言的,聚则生,散则亡。

至于说生物与非生物的与众不同,东方科学则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系统,唯一不同的是内部普遍联系方式的不同,这使生物对外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自然力。

西方科学也是解释不了普遍联系的,因为当它假定了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形成之后,这些基本粒子之间既无法屈伸,又无法交换物质,再加上空间是空无一物的,任何对普遍联系的理解都是空洞无物的,最多只能停留在概念上。而东方科学中,物质在空间中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统一的,因此,普遍联系很容易在连续物质的周期性聚散之上得以理解。

自然界的物质是层次存在的,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对应着一个物质层次,也对应着一种自然力。比如,星系、星体这类生命系统,普遍联系方式是引力波,对应的自然力是引力;原子、分子这类生命系统,普遍联系方式是电磁波,对应的自然力是电磁力;生物普遍联系方式是水分子波,即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能量,力仍能量之外显,对应着这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为什么科学家们都没有发现呢?答案就在于这种自然力在自然条件下强度很小,人们普遍忽视了罢了。但由于这种能量是横波,具有一种和激光的类似的高强度、高方向性、单频率的能量束,因此,只要从物理学实验上证明了这种类激光形式的存在,这种特殊的自然力就证明了。

事实上,科学上不理解的事情多了,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风水学,它实际上揭示的也是这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的产生。在自然界有一类物质,都可以产生这种分子横波,它们叫抗磁性物质,它们的特点就是受到能量的作用,局部分子会组织起来来反抗外部能量的作用,一旦外部能量失去,它们就会迅速离散开来,并向外释放能量,而这些释放的能量又会重新引起周围分子的重新组织,以此类推,一种特殊的分子波便出现了。

抗磁性物质主要有金、银、铜、空气分子、水,石墨烯等,中国的风水学揭示的就是空气分子和水产生这种能量的特点,由于这种能量和人体能量是一模一样的,可以被人体共振吸收,因此,中国先人特别注重风水学,注重通过空气分子和水产生和人体一样的能量,从而对人体进行保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卫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8276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