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 学生不应双休 据悉,教育部规定,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普通高中实行双休日制度,而且网上不少叫好声,什么保证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什么没有双休使学生戴眼镜的和抑郁症多了。
我就奇怪了,双修制是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规定,职工的劳动时间每周不超过40小时,这一文件对象是职工,怎么用到学生身上来了。职工的职责是上班干活,学生的职责是上课学习,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群体,怎么能够使用一个文件呢?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且是学习效率最高的年龄段,加紧学习知识,尽早成长,早日成才,这是民族复兴对学生的期望。我个人认为小学到大学就不应该双修,时不我待,学生应该好好利用时间加紧学习,我们当学生的那个年代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有人说国外都是双休制,我们应该向国际接轨,不是什么都应该国际接轨的,不要以为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人均gdp排在七十几位,还没条件搞全民医保,免费教育,农民的退休金没有或少得可怜,还不是谈论每天工作少于八小时,每周工作四五天的高福利时代,应该是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时代。特别是由于左的知识分子政策,我国已經损失了好几批人才,如反右运动划右派55万,牵连了几百万; 文革十年,大学停止招生,少培养大学生三百几万; 从五七年开始执行了20年的对出身不好和有海外关系的小孩高中以上`不予录取` 政策,让不知多少百万可能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人不准读书,成为半文盲或文盲; 还有留学不回国的几十万人。如果不是损失这几批人才,我国的人均GDP可能已经列入前40名了,左的知识分子政策使这几批人才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现在是应该让年轻的一代在正确政策引导下努力学习,尽早成才贡献国家了。
当代的人才当然是应该德才兼备的,但在知识量的掌握上,双休制度让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从每周六天变成五天,减少了六分之一,知识的获得量减少了1/6,难怪有人说现在的硕士生也就是过去本科生的水平,这些知识减少量对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学生阶段就不应该是双休,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说到学生忧郁症的问题,这完全是教学安排不当所致,现在的教学目标就是升学率,所以许多高中实行文理分开,匆忙教书,题海战术,不是认真仔细细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匆匆而过,学生还搞不清楚课本知识,就去做难题杂题, 解题能力强的学生没问题,解题有困难学生就抓狂了,天天如此,不得抑郁症,不得神经病才怪呢,如果教材讲深讲透,让学生听课能够听到丰富的知识,有了知识高高兴兴去做题,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问题是学生没有双休,教师也没有了双休,这就违反国务院职工工作40小时的规定了,问题的解决很简单,增加学校教师的编制,安排轮休,让教师工作五天,实行教师双休学生单休的一校两制,问题就解决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丘国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79764-148640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