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 学术服务
北京大学王锐专访:全球视野下的B2B营销研究之道 精选
2025-8-28 14:21
阅读:1945

暑期安全注意事项通知立体风公众号首图__2025-07-30+17_06_00.png

Taylor & Francis通过走进编辑部栏目,邀请来自中国的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向中国的科研人员更加全面地介绍Taylor & Francis旗下的优秀国际期刊,分享期刊的收稿领域、审稿流程,以及科研人员在研究、写作和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帮助更多中国优秀的科研成果顺利发表。

这个暑期,走进编辑部栏目特别策划“夏日特辑”密集邀请医学、药学、教育学、营销学等各个学科的资深大咖,从资深视角,带你读懂期刊的“通关密码”。

本期,我们专访了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副主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的王锐教授。作为市场营销领域的资深学者,王锐教授将与我们分享B2B营销研究的新趋势,以及对中国学者如何提升稿件质量的实用建议。

期刊信息 

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WBBM_MR (1).jpg 

最新影响因子:2.5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3 

最新CiteScore:2.8 

CiteScore最佳分区:Q3

 

王锐.jpg

王锐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B2B营销渠道国际SSCI核心学术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零售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家库成员,全国商贸流通经济优秀青年学人(2022)。 

王锐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数字营销和全渠道、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

>>>>点击收看采访视频<<<<

Q1: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重点以及您在 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以下简称JBBM)中的角色吗?

我主要的研究重点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有时会包括B2B——组织之间的渠道管理、组织间的营销或者供应链(渠道)管理。这是我研究的其中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我认为在中国是需要重点的去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之所以能加入 JBBM 期刊的编辑团队,也是一种荣幸。我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渠道管理与组织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阵地,在业界拥有 ISBM (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Business Markets ) 这样高水平的研究平台,所以某种意义上我在B2B和渠道研究中带着这种基因和传承。

我与 JBBM 的初次接触始于2011年,当时我发表了一篇中国B2B营销研究的梳理,提出了三种研究模式。这篇文章受到了较大关注,并获得当年 JBBM 的 Best Paper。此后,我又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并逐渐参与编辑工作。最终,很荣幸地加入期刊担任副主编。

作为副主编,我的核心职责是协助期刊的审稿与内容判断工作,配合和服务好整个主编和编辑团队的工作安排。

Q2:作为 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的副主编,您在审阅稿件时最看重哪些方面?

首先当然是“切题”。JBBM 作为 B2B 营销期刊,我们需要判断稿件是否真正契合期刊定位,要看其是否聚焦企业相关问题。

其次,所有学术期刊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要求——文章要提出新的思考或理论贡献,并且采用严谨、规范的研究范式。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看重的要素。

Q3: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该期刊的同行评审流程吗?中国作者稿件被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中国作者在准备投稿时应特别注意哪些细节?

主编会先初审稿件确定契合度,认为合适后分派给副主编或领域编辑(Area Editor)。之后我们会邀请合适的审稿人进行匿名评审,一般是两位审稿人来给出独立的学术判断。

作为稿件的负责主编,我们不仅要参考审稿人的意见,也要自己判断稿件的价值。有时两个审稿人都否定某篇文章,但如果我们觉得文章有潜力,也会给作者修改和提升的机会。一篇稿件一般会经历 2–4 轮审稿。

稿件被拒的常见原因,我认为第一是学术范式需要提升。比如有些文章采用了非常简单的问卷分析,缺乏必要的统计处理,所以文章的质量就没有办法提升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在这方面UTD期刊和 FT 期刊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标范式。第二是研究问题的定位模糊,或缺乏普遍性。一些作者从自身观察出发,认为某现象重要,但不一定能获得国际审稿人的共鸣。

所以如何把引言写好,把研究问题写好,如何去和国际的学者对话。我觉得这是我们大陆地区学者可以去提升的。

Q4:近年来,在B2B市场营销领域,哪些新兴议题或研究主题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结合这些趋势,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在未来是否有新的发展方向或规划?

目前国际上最关注的方向就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稿件标题都带有 “digital”。整体上所有营销的研究。无论是战略领域、消费者行为领域,还是模型领域,你会发现基本上大家的关注点都是和平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非常相关。

当然,传统的 B2B 议题仍然是基础,如客户关系管理、渠道管理、供应链合作等。但在这些传统问题之上,大家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变革对营销学科带来的挑战,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共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B2B 渠道研究正在经历转型。现在平台经济带来了“去中介化”和“扁平化”,企业越来越直接面向终端客户。这种结构性变化对 B2B营销构成了巨大挑战,也是B2B的研究领域中大家都在关注的一点

Q5:B2B营销与创新、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交叉融合。您认为当前有哪些跨学科方向尚未被充分挖掘,但具有推动该领域发展的潜力?

研究者对于外部变化是敏感的。营销和不同市场、国家的特点密切相关。有些议题虽然国际上早有研究,但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比如国际营销。很早期的时候,营销的研究很多是与国际营销相关,但在中国多年以来,国际营销领域的研究是少的。而现在随着中国企业“出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海外市场的渠道与营销。

经济周期是个循环。当这个经济形势不再作为一个主体的时候,就会发现研究的人少了。我们很多的研究其实都能够找到早期对应的方向。因为经济和商业的模式和热点在不停的改变。

Q6:您如何看待中国在B2B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发展?您认为有哪些挑战或机遇中国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挖掘,以加强全球对话?中国学者能为全球B2B营销领域研究贡献哪些独特视角?

从 JBBM 的角度来看,中国学者投的案例研究非常少。其实我们国内有很多管理类中文期刊在做案例研究,但国际营销期刊里案例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从中国的角度来讲,越来越多人用中国的数据去做互联网平台的一些研究。希望有更多研究中国故事和构建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学者去发出国际的声音。通过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来自中国的研究正在逐渐被国际学界看见和认可,也希望未来在 JBBM 上看到更多关注中国问题的优质研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Taylor & Francis 学术服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74014-149870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