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Op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Open

博文

hLife Article | 高福院士等研究团队获得一种靶向呼吸道合胞病毒保守表位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

已有 966 次阅读 2024-1-11 10:59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15.gif

论文亮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类引起儿童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本研究报道了一种靶向RSV保守表位的新型保护性单克隆抗体。

1.png

背景介绍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类引起儿童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或存在高危因素的儿童,RSV的感染可能致命。高危群体被动注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被批准用于预防RSV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和死亡。帕利珠单抗(Synagis®)从1998年起使用至今已超25年,但由于活性一般,导致需要在RSV流行季多次注射,成本高昂,大大限制了该单抗的广泛使用。因此,开发活性更高、效果更持久、单剂次的新一代单克隆抗体是全球的研发目标。

文章信息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研究团队、北京儿童医院谢正德教授研究团队和爱科百发邬征博士研究团队在hLife上发表题为 “A protective human antibody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y targeting a prefusion epitope across sites IV and V of the viral fusion glycoprotein”的研究论文。

2.png

3.png

文章内容

研究团队从康复儿童的体内分离到了两个针对RSV融合蛋白(F)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其中1个抗体RV11显示了很高的中和活性,能中和A和B两种基因型的RSV,活性较帕利珠单抗大幅提高。小鼠攻毒试验显示,预防性注射RV11能够保护RSV对肺部的感染,其体内保护活性相较于帕利珠单抗提高了约6.3倍。晶体结构解析揭示这个抗体结合在F蛋白融合前构象的表位,横跨IV和V号位点。该表位在A和B基因型RSV中都非常保守,使得RV11不易于被病毒所逃逸,有利于临床使用。

本研究也发现,RV11单抗与其他靶向RSV F蛋白的药物能够协同作用,包括一个靶向F蛋白的小分子药物ziresovir(已在国内提交新药注册)和一个靶向融合前F蛋白φ号位点的单抗D25 (已获批的新一代RSV单抗Nirsevimab的前体单抗)。这显示RV11未来与其他RSV药物联合使用的潜在可行性。

该研究拓展了我们对于RSV中和/保护表位的认识,其中筛选到的RV11单克隆抗体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5.jpg

戴连攀  研究员

第一作者

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方向:新型疫苗与免疫

6.jpg

宋健  博士生

第一作者

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方向:分子病毒学

7.jpg

许黎黎 研究员

第一作者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方向:儿童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致病机制及新型防治技术研究

8.jpg

高照  博士

第一作者

机构:爱科百发生物医药公司

研究方向:儿科疾病、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新药开发

9.jpg

胥森瑜  博士生

第一作者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方向:分子病毒学

10.jpg

谢正德 研究员

通讯作者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方向: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致病机制

11.jpg

邬征 博士

通讯作者

机构:爱科百发生物医药公司

研究方向:儿科疾病、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新药开发

12.jpg

高福  院士

通讯作者

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

引用格式: Citation: Dai L, Song J, Xu L, et al. A protective human antibody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y targeting a prefusion epitope across sitesIV and V of the viral fusion glycoprotein. hLife 2023;1:12–25.

图片.png

期刊简介

hLife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西湖大学医学院和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联合支持,与国际出版商爱思唯尔合作的的健康科学领域综合性英文期刊。

hLife聚焦健康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发展。期刊发表与医学相关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生理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疾病监测、肿瘤、药物、疫苗和健康政策等。

2022年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hlife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63286-1417443.html

上一篇:喜讯|《智能网联汽车(英文)》被Inspec数据库收录
下一篇:新闻 I 国内首家类器官国际期刊 Cell Organoid 创刊启动
收藏 IP: 166.111.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