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质特征。其表面主要由98%以上的固态氮冰组成,辅以微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冰。冥王星表面颜色变化大,包括深红色、橙色、白色等,显示出复杂的地质过程。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带回数据表明,冥王星表面有冰火山、数千米高的山脉、冰川流动和平坦的广阔地形,地质活动显著;其内部可能有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热量维持的地下液态水海洋,这暗示着其地质“年轻”且活跃。此外,冥王星有稀薄的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甲烷和一氧化碳,且大气层比预期更冷且紧凑,存在多个薄雾带。
冥王星曾被认为是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但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重新定义了“行星”的标准。根据新定义,行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绕太阳运行,二是自身引力足够使其呈球形,三是已经清除了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冥王星虽然满足前两个条件,但没有清除其轨道上的邻近物体,因此不再被归类为行星,而被降级为“矮行星”。王星没有清除轨道的原因主要是它体积和质量较小,无法用自身的引力扫清或吸收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冥王星处于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区域,该区域物体众多且轨道拥挤,冥王星的引力不足以排除或吸引这些邻近的小天体,因此没有清理出一条“干净”的轨道。此外,冥王星的轨道较为椭圆且倾斜,还会与海王星轨道交叉,这也使它无法像其他八大行星那样主导其轨道区域。
简言之,冥王星不算太阳系的正式行星,是因为它不能清除其轨道区域的天体,这使得它与八大行星区别开来,太阳系因此只剩八大行星。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9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