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然气开发历史
2025-9-13 21:01
阅读:300
早期发现与记载(秦汉时期)
西汉时期,四川临邛(今邛崃)发现“火井”,即天然气自燃现象。
扬雄《蜀都赋》提及“火井”,为最早文献记载。
《汉书·地理志》明确记录“临邛有火井”,并“夜时光映上昭”,说明其已被认知和利用。
初步利用:煮盐应用(汉代)
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熬煮卤水制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开创“火井煮盐”先河,成为中国古代天然气最核心的用途。
技术突破:卓筒井的发明(宋代)
北宋庆历年间(11世纪)发明“卓筒井”技术。
采用冲击式顿钻法,以竹缆连接钻头,可钻至百米以上深井。
使用竹筒套管防止井壁坍塌,导气输卤,实现天然气与卤水的可控开采。
广泛应用与技术成熟(明清时期)
卓筒井技术在四川广泛推广,形成规模化盐气田开发。
天然气通过竹管输送至灶房,集中用于大规模煮盐生产。
清代《蜀中广记》《四川通志》等文献详细记载火井分布与使用情况。
历史意义与世界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卓筒井被誉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其技术为近代钻井工业奠定基础。
“火井”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局限与传承
开发局限于四川盐区,未形成广泛能源体系。
技术以经验传承为主,缺乏理论总结。
为近代天然气工业发展提供了历史基础与技术雏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中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9522-1501792.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