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平
矿物岩石中的气体存在形式
2025-1-11 10:52
阅读:560

存在形式

定义

常见存在形式

气体种类

地球化学意义

气体包裹体

在矿物或岩石形成过程中被捕获并封闭在其内部的小气泡,可以是单相或多相。

显微包裹体、超微量包裹体

H₂O(水蒸气)、CO₂CH₄N₂O₂、稀有气体等

提供地质历史信息、指示成矿作用、评估地质事件时间尺度、研究流体活动历史等

吸附气体

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附着在矿物表面或孔隙内的气体分子。

表面吸附、孔隙填充

CO₂CH₄H₂N₂ 

反映储层特性、影响矿物表面反应活性、参与有机质保存和降解过程

溶解气体

溶解于矿物晶格间隙或熔融状态下的岩石基质中,与周围物质紧密结合。

晶格内溶解、熔融体中溶解

H₂OCO₂SCl

影响岩浆性质和火山活动、控制矿物溶解-沉淀平衡、参与地球内部元素循环

固溶气体

某些气体以原子或离子的形式进入矿物结构中,成为固体溶液的一部分。

固溶于矿物结构

FClS

改变矿物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矿物稳定性、提供有关深部地质过程的信息

游离气体

不与其他物质结合而自由存在于岩石孔隙或裂缝中的气体。

孔隙空间、裂缝系统

CH₄CO₂H₂S 

指示油气藏分布、反映地壳浅部流体流动路径、可能作为能源资源利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中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6833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