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强
Materials Studio文献解读 | 由菌丝体赋能的活体缠结网络复合材料的制备
2025-8-12 15:55
阅读:463

首图.png

图1.png

【研究背景】

有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但生产过程能耗高、排放有害气体,带来环境问题。而天然生物材料能低能耗合成具有优异性能的环保材料,菌丝体复合材料虽有优势但多处于非活性状态,功能受限。因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利用活的真菌活动开发新功能材料。

应用模块:Forcite模块

研究目的:探究菌丝体-PVA复合材料(MPCs)的形成机制、及抗吸水性的分子层面原因。

DOI:10.1002/advs.202309370

【理论研究方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菌丝体-木屑复合材料(MCs)和菌丝体-聚乙烯醇(PVA)复合材料(MPCs)的模型,确定了各成分的主要组成及比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动力学计算,还模拟了水环境下的 MPCs 模型及压缩过程。

【研究结果(理论部分)】

图2.png

图3.png

图 1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包括:i)MCs-10%聚乙烯醇的初始模型;j)动态优化后的稳定构象;k)图j中区域1的放大视图;菌丝与聚乙烯醇形成的氢键;l)模拟过程中氢键能量的变化。

1、从模拟结果可见,聚乙烯醇(PVA)分子被吸附并缠结在菌丝表面,且吸附的驱动力主要是氢键的形成。

2、在分子动力学压缩过程中,可观察到 PVA与菌丝之间的氢键被破坏。同时,有PVA包裹的菌丝完好无损,在压缩变形下PVA-菌丝界面没有滑移或分层,这证明了PVA与菌丝之间键合的牢固性。

3、分子动力学模拟还展示了 MPCs 和菌丝体复合材料(MCs)中水分子的氢键情况。MCs 中,水分子易与菌丝和木屑中的多糖形成大量氢键;而 MPCs 中,PVA 分子与菌丝和木屑中的多糖形成氢键,减少了菌丝和木屑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可用位点,导致 MPCs 中水分子的氢键数量少于MCs,这也解释了MPCs低吸水性的原因。

【研究结论和意义】

研究结论:

PVA与菌丝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氢键为主、压缩过程中的键合表现较牢固,没有分层或者滑移、有抗吸水性,MPCs中PVA与菌丝、木屑中的多糖形成氢键,减少了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

研究意义:

揭示材料性能的微观机理:通过分子模拟,从分子层面解释了 MPCs 优异性能的成因,如氢键驱动的 PVA 与菌丝结合是其高强度和自修复能力的基础,而氢键位点竞争机制则阐明了其低吸水性的原因,为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微观视角。

支撑宏观实验结果:模拟结果与宏观实验相互印证,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使材料性能的解释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为材料设计提供指导:明确了氢键等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材料性能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开发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设计思路。

End

公司名片信息.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志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36821-149738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