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PDGF-BB 蛋白MCE 国际站:PDGF-BB Protein, Human
品牌:MedChemExpress (MCE)
货号:HY-P7055
中文名称: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纯度:Greater than 95% as determined by reducing SDS-PAGE.
存储条件:在 -20°C 下可保存 2 年。复溶后,在 4°C 下可稳定保存 1 周,在 -20°C 下可稳定保存更长时间(含载体蛋白)。建议将等分试样在 -20°C 或 -80°C 下冷冻以延长保存时间。
运输条件:美国大陆的室温;其他地方可能有所不同。
产品活性:PDGF-BB 蛋白, Human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中最有效的亚型,能够与 PDGFR 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细胞增殖和骨发生,进一步刺激骨折或缺损的骨生成。
生物活性:通过小鼠 Balb/c 3T3 细胞测量的 ED50 为
研究背景: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是最活跃的PDGF亚型,与PDGF受体结合,促进多种细胞类型增殖和成骨,并进一步刺激骨折或缺损处的骨形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PDGF-BB) 主要由血小板 α 颗粒分泌,是骨骼和其他结缔组织中最活跃的 PDGF 亚型,因为它可以与所有已知的 PDGF 受体结合。PDGF-BB 通过诱导有丝分裂、趋化性、细胞外基质形成和血管化在骨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1]。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rhPDGF-BB) 通过改善基质重塑、增加胶原蛋白合成和增加细胞增殖来加速肌腱愈合。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在非破裂、退化肌腱病模型中也有效。此外,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通过诱导祖细胞和肌腱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来治疗慢性肌腱病,从而刺激退化肌腱的结构修复[2]。
种属:Human
标签:Tag Free
蛋白编号:P01127-1 (S82-T190)
基因 ID:5155
同用名:rHuPDGF-BB; PDGF-2; GDGF; ODGF; SIS; SSV
热销产品:Fluconazole | CHZ868 | Genistein | Hydroxychloroquine | Axitinib
Trending products:Recombinant Proteins | Bioactive Screening Libraries | Natural Products | Fluorescent Dye | PROTAC | Isotope-Labeled Compounds | Oligonucleotides
参考文献:[1]. Sun H, et al. 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versus autologous bone graft in foot and ankle 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oot Ankle Surg. 2017 Mar;23(1):32-39.[2]. Solchaga LA,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intra-tendon applications of 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latelet-rich plasma, steroids in a rat achilles tendon collagenase model. J Orthop Res. 2014 Jan;32(1):145-50.
品牌介绍:• MCE (MedChemExpress) 拥有200 多种全球独家化合物库,我们致力于为全球科研客户提供前沿最全的高品质小分子活性化合物;• 50,000 多种高选择性抑制剂、激动剂涉及各热门信号通路及疾病领域;• 产品种类涵盖各种重组蛋白,多肽,常用试剂盒 ,更有 PROTAC、ADC 等特色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生命科学等科研项目;• 提供虚拟筛选,离子通道筛选,代谢组学分析检测分析,药物筛选等专业技术服务;• 设有专业的实验中心和严格的质控、验证体系;• 提供 LC/MS、NMR、HPLC、手性分析、元素分析等各项质检报告,确保产品的高纯度、高品质;• 产品的生物活性多经各国客户实验验证;• Nature, Cell, Science 等多种顶级期刊及制药专利收录了MCE客户的科研成果;• 专业团队跟踪最新的制药及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为您提供全球最新的活性化合物;• 与世界各大制药公司及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蒲姣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36222-148465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