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关于物理规律维数、确定性和局域性的思考(七)
2022-8-8 10:26
阅读:1230

        随着本源量子态在高维空间中随时间演化,其具体形态和相对于3维空间的方向也在随之改变,当我们进行物理测量时,实际上是在测量其在3维空间中的投影。形态和方向的改变使得测量结果依概率变化。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在台灯下观察变换运动着的魔方在桌子上的影子,魔方本身无疑是确定的,但由于运动和转动影子呈现出不同的样子。由此可知测量结果的本征态是从各个不同形态和方向,对本源量子态所进行的描绘。也许这就是不确定性的物理来源。

        量子化也可以类似理解,对于连续变化的高维波形,当观测在低维空间投影时自然会表现出量子化的特征。在2维空间中跳动的弦,在1维空间去观察的话(即用1维直线与之相交),就是量子化的点。在3维空间中振动的膜,在2维空间去观察(即用2维平面与之相交)就是量子化的圈。

        至于非局域性也是如此,在EPR佯谬中量子纠缠被爱因斯坦形容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事实上存在量子纠缠的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并非像在3维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那样如幽灵般的虚无缥缈,而是在更高维空间中确定存在的关联。这种关联的机制可能由高维的本源量子态所驱动,也可能是由存在于高为中的物质和能量——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所施加的影响。

        也许就如刘慈欣在科幻小说《诗云》中所说的:“文明程度的度量标准,是所能进入空间的维数。能进入6维以上的空间是文明种族的基本条件。”《诗云》中的神级文明能进入11维时空,而横扫地球的吞噬帝国只能在实验室里小规模的进入到4维空间,在神级文明的眼中只是未开化的原始部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23670-135040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