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即便是大创新,不也被拒吗?妙处想与君说
武汉理工大学:刘永红
昨夜热风吹柳树,独倚栏杆,望尽学术路。
昨天下午,我刚投了一篇数学论文,顺便看了一下我的邮件,有5篇论文要我评审,我都选择了No。然而,我想写这篇小文章,专门针对“神秘”的拒稿,也许,它是你无法想象的理由;也许,你百思不解——为什么你的大创新的论文被拒?我认为,写这篇文章比我评审几篇论文更快乐,也更轻松(给自己放假)。
我作为国际数学期刊的编委和评审人,我想就我的经历和经验,说说个人体会,如果对你有一点启发或帮助,我将无比开心。
第一时间看你大创新的论文,往往是编辑和评审人,因此他们有绝对的生杀大权,重要的是,他们对其拒稿都见怪不怪了,顶多感到一点可惜罢了。可是,对你而言,就如同天大的事,有的人熬夜几年时间搞研究,甚至一辈子,到头来拿上桌的文章,却被他们几分钟或几天时间就找到漏洞,就给拒了(判了死刑),这学术路还怎么走啊?
21日,我收到编辑部的信件(是Taylor & Francis旗下的期刊),一篇被寄予厚望的大创新的论文,即关于建立一个新的代数的论文,结果被拒。我是Reviewer 1,还有另一位Reviewer 2,就只有2位评审人,因为评论是单盲的(single-blind),所以作者并不知道Reviewer,也不知道有几位。其实,Reviewer人数越少越好,一般采用一票否决制。作为实例,贴出编辑总结——
“Comments from the editor:
The reviewers' recommendations differ. The main criticisms come from Reviewer 2, who criticises the lack of motivation as well as clarity of the presentation. Reviewer 1 also points out several problems.
Overall, given the two reviews the paper cannot but be rejected. ”
这位Reviewer 2指出论文,一没谈“动机”,二没提供清晰的思路,这两点是他拒绝论文发表的理由,被编辑部采纳。我的评论比较长,具体内容No comments。值得强调的是,不是说,他引用了我的论文我就降低要求,我认为修改后,可发表。但,编辑部没给他机会。
我猜测Reviewer 2是做应用数学的,实际上,相比较而言,做纯数学的人很少,做应用数学的人很多,后者评审纯数学的论文,有可能过度评审,甚至要你补充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当然,你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做到三个要:一要学会讲故事,二要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三要仔细检查论文(对数学论文一个符号都不放过)。此外,再补充一个要:要学会反驳和申诉。
对于大创新的论文被拒,应抱平常心态。实际上,被拒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论文无法进一步处理,直接拒稿。We will not be able to process your paper further。这意味着找不到合适的人评审。又比如,利用AI大模型的形式验证,发现论文的符号错误,或者找出漏洞,都有可能导致论文被拒。
万物皆沉淀。对于做学问与写论文,也得有沉淀才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永红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9678-149946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