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创新却无价值,是何故也?
武汉理工大学:刘永红
道是创新却无价值,是何故也?
反之亦然,有价值不一定有创新。为什么?下面我举一个实例:
有一人行天桥,使用了几年,突然一天加装了电梯,它的价值在于人行天桥的功能更强,换言之,提升了便利性,但无创新。
道是创新却无价值,是何故也?
其实我也想用一个例子来解释,然而,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妙,涉及底层逻辑,想与大家共探奥妙。这个问题令我想起我写过的小文章《为了创新力的增强》,我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益,这里,讨论创新不见得自带价值,以下是我的千虑一得。
现代许多人有“创新牌”,对于自然科学可分为四大类型的创新:1)理论创新;2)应用理论创新;3)技术创新;4)工程创新。值得指出的是,它们都包含方法论创新。实际上,它们都有各自固有的表现形式,如,理论创新就以发表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首先要明白的是,你的创新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创新。
令人觉醒的是,为什么说创新,不见得有价值?换句话说,如何判断创新的价值,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研究人员困惑的问题。
例如,我曾经评价过深圳的一个高科技创新产品(是我受朋友委托),他向我演示产品,我认可产品的价值,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完美",但我的一句话使他立马痛哭流涕。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这位科技牛人本该······
最近,有学者叫我对DeepSeek的“论文评论”发表意见,我看到DeepSeek说他的论文有“潜在应用价值”。我发现DeepSeek也学会讨好人了,芭比Q了。“潜在”只是不明说目前没应用价值,对于应用理论论文,意味着否定,但不必气馁,DeepSeek并不能解构论文既有价值。那么,价值,谁说了算?
对于理论创新论文,不必在意别人问你的论文有没有价值,要做一个自信的人,正如数学隐士佩雷尔曼说:“如果有人对我解决问题的方式感兴趣,它就在那。”他还说:“我公布了所有的计算,这是我能提供给公众的。”
我认为,如果有人感兴趣你的论文,并得到启发或引用,那么这一论文是有价值的。如果你是应用理论创新论文,你得亲自做示范或实例,这样就有应用价值了。要想别人来做,这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别人做了功劳也归别人,这就是有人总是抱怨“我早就说了”之类的话,就你是大聪明,其实你想到的别人都想到了,并且还做出来了,强中更有强中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永红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9678-149263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