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一场重大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会,听取了诸多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觉得大家的成果做的都挺好的,一年下来收获颇丰,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中期总结,个人感觉,一来可以总结去年实验结果,查漏补缺,看看实验过程中哪里出现了问题;二来对今年即将或已经开始的春耕做一计划,根据去年的实验结果,及时的、快速的对今年的实验计划做出适时的调整,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为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大田试验一年只有一次,实验设计考虑不周全,必将导致不理想的结果。我还没有主持过重大项目,能够参与对我来讲已经很难得,我希望记下来会议上每一位专家、评委对项目存在的问题的点评,但是由于知识所限,不能够全部领会,有些内容也只能略知一二,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在会议上学到的东西分享出来。
1、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是目前大家比较接受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我理解的是适合我国土壤类型、土壤特性、植被生长特性的保护性耕作体系。
2、传统农业急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使用高光谱、遥感、红外等先进技术,提升研究内容创新性,但不同课题情况不同,有些课题能结合,比如不同生育期作物水分含量,养分含量等,有些课题没办法结合,比如一些研究内容偏重土壤的。
3、做汇报的ppt一定是自己经过上百次提炼、凝练、总结、升华后的结果,而且ppt的排版、布局也很重要,看过国内顶尖农林高校的老师做汇报,汇报ppt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张ppt都是高度浓缩的,并且是高度提炼的,虽然在老师三言两语间就讲完了,但那一张片子也许折磨了老师些许时间,仓促的将一些结果堆砌在一起,组成了一张片子,感觉有些结果,但总觉得结构上不紧凑,同时汇报人也不够自信,底气不足。
4、听到一位评委讲,美国的大学教授主要的方向有3个,教学、科研和推广,但是,每个人只能选择其中的2个方面,不允许3者同时参与,我感觉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我们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做,也许是最省时省力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针对、、、问题,以、、、为主,开展、、、的机制研究,提出、、、的利用方式,进行区域、、、的评价,提出、、、的优化布局方案,课题研究目标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撰写,但仅供参考。
6、课题设计不能盲目,一定要抓住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最重要的就是差别,这种差别可以是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指标、品质指标、生理指标、酶活性等等,只要是有差异的,都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细致的研究。现在的转录组、蛋白组或者代谢组等组学技术都很成熟,价格也不贵,我们也可以做,但是一定要围绕一个明显的指标或者性状,才有必要深入的做下去。如果做了很多处理,没有发现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明显的差异,也就是统计学上的不显著,这样的组学数据还是不能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857-133418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