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LULC) 的变化是衡量环境、经济与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指标。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人口增长和基础设施扩展常导致土地覆盖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如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植被减少、水体或湿地减少等。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巴廷达区,这样的变化已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对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与居民生计造成了影响。预测未来的 LULC 模式对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环境规划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这篇由 Rani 等人撰写的文章旨在分析巴廷达历史上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采用结合人工神经网络 (ANN)、元胞自动机 (Cellular Automata, CA) 及马尔可夫链的方法预测至 2050 年的土地利用,并探讨地表、环境、经济与文化参数在这些变化中的关键驱动作用。

研究内容与结果
作者获取了巴廷达区在 1990、2000、2010 与 2020 年的多时相卫星影像 (Landsat TM 和 Landsat OLI),并使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地表进行分类,主要采用两种分类器:最大似然分类器 (MLC) 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SVM)。此外,研究收集了辅助变量如高程、坡度、坡向;交通基础设施距离 (道路、铁路、河流等);经济与文化变量等。使用 GIS 工具和遥感数据,并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 生成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图。预处理步骤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30 米分辨率重采样、矢量图层栅格化等。分类精度通过总体准确率、Kappa 系数 (包括标准 Kappa、位置 Kappa 等)、F1-分数等指标评估。之后,用历史土地利用的变化率与这些变量生成适合度地图,以 CA-Markov 混合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在 2030 年与 2050 年的情景。
研究发现从 1990 到 2020 年间,巴廷达区的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荒地 (barren land) 与休耕地 (fallow land) 大幅减少;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则持续增长。例如,建设用地从 1990 年约占区域的 4% 增至 2020 年约 6%;农业用地在 2010 年达最大值后略有稳定。植被覆盖和湿地/水体的趋势则相对混合且负面:水体与湿地预计将继续减少。预测图景中,到 2030 年,农业用地预计约占巴廷达区约 84.7%;建设用地上升;而荒地、水体、湿地等类型所占比例进一步减少。到 2050 年农业用地可能占约 85.6%,建设用地约 6.95%,荒地、水体、湿地等类型将降至非常小的比例。模型验证指标表明预测准确性较高:Kappa 系数 Kno ≈ 0.97,标准 Kappa (K_standard) ≈ 0.95,位置 Kappa (K_location) ≈ 0.97,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在多数类别中精度优于最大似然分类器,特别是在植被类别的 F1 分数中。
作者讨论指出,农业和建设用地扩张的推动力与交通可达性 (如靠近道路、铁路)、地形平坦 (坡度低)、适宜的海拔和坡向等地表特征密切相关。水体与湿地减少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存在潜在负面影响。文章也指出这些变化带来的权衡问题:农业发展虽可带来粮食和收入,但环境代价包括生态系统丧失、水资源压力、生物栖息地减少等。此外,本研究的预测假设历史驱动因素与转换率保持稳定,对政策变动、气候突变等情形的敏感性有限。分类误差与输入变量地图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预测精度。不同分类器 (SVM vs MLC) 在某些类别上表现差异明显,提示模型选择与参数设定对于土地利用/覆盖研究至关重要。

1990、2000、2010 与 2020 年的 LULC 分类图 (采用支持向量机 SVM 分类器)。
研究总结
总体来看,此研究预测巴廷达区直到 2050 年,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将继续扩张,而荒地、水体、湿地与休耕地将显著减少。采用 CA-Markov 混合模型结合 SVM 分类器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未来土地利用情景预测,可为地方政府规划、政策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作者建议政策制定者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考虑这些预测,尤其要保护湿地与水体、合理管理农业扩张、规划建设用地;未来研究应纳入更多气候变量与社会经济情景,增加时序快照频率,并加强地面实地验证,以减小分类误差,尤其对小面积或即将消失的类别 (例如湿地、水体)。
原文出自 Earth 期刊:https://www.mdpi.com/2673-4834/4/3/39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earth
期刊简介
Earth (ISSN 2673-4834) 期刊发表综述、常规研究论文和简报。期刊旨在鼓励科研人员尽可能详尽地发表其实验与理论研究成果。因此,期刊对论文的最大篇幅不作限制,要求完整呈现实验细节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复现性。特别欢迎涉及新颖且具创新性的研究提案和思路的稿件;支持将完整计算流程、实验步骤的电子文件或软件以及源代码作为补充材料提交。
期刊主题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变化与环境效应;大气/水体/土壤质量与污染防治;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环境健康与灾害风险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城乡系统韧性;环境研究的技术创新与数据科学应用;人类健康与环境系统交互;粮食安全的环境驱动机制;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响应;极端事件与复合风险研究等。
2024 Impact Factor:3.4
2024 CiteScore:5.9
期刊主编
Prof. Dr. Charles Jones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
研究兴趣:气候变率;气候变化;可预见性;季风;区域建模;极端火灾天气。
投稿优势
更高文章曝光度
Earth期刊目前已被Scopus、ESCI (Web of Science)、AGRIS、GeoRef等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JCR分区位于Q2, CiteScore分区位于Q1。
更快发表速度
Time to First Decision:19.4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4.3 Days
开放获取
所有文章对读者免费,读者可以免费阅读期刊文章;版权由作者持有,重复使用期刊发表的文章无需特别许可。
地球科学青年学者特刊征稿
Special Issue Series: Young Investigators in Earth Science 旨在聚焦地球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每篇投稿的资深作者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为第一作者或最后一位作者,并担任通讯作者;
获得博士学位 (或同等学历) 或晋升为助理教授/进入终身教职轨道未满十年。
我们欢迎所有增进对全球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理解的投稿,核心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空气质量与大气变化、气候变化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反馈(农业、林业)、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动态、资源管理与保护、自然与人为灾害、粮食安全—环境耦合关系,以及城市—环境—健康交互。我们鼓励整合地面监测、遥感、实验、理论或数值模拟的研究;稿件形式可为实验、观测或概念性研究。
提交本特刊的文章须符合Earth期刊对单篇论文的所有常规要求,并面向广泛的国际跨学科读者群。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 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影响• 水资源管理•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环境交互•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灾害• 粮食—环境关联• 环境健康风险• 城市可持续发展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7月31日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
https://www.mdpi.com/journal/earth/special_issues/8O66XR878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785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