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JoX 靛蓝胭脂红:现代生活不可或缺,却暗藏健康与环境隐忧
2025-10-24 17:52
阅读:988

研究背景

靛蓝胭脂红(Indigo Carmine),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合成染料,是现代工业与医学领域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双面”化合物。它既是食品、纺织品着色和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因其潜在的毒理学效应和环境持久性而持续受到科学界的关注。来自布加勒斯特大学生物学院的Madalina-Elena Ristea与Otilia Zarnescu在 Journal of Xenobiotics 期刊上发表了综述文章,系统地回顾了147项相关研究,全面阐述了靛蓝胭脂红在结构特性、跨领域应用、不良反应及环境归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png

靛蓝胭脂红的化学结构

           

研究内容

该综述详细梳理了靛蓝胭脂红的核心特性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在应用层面,该染料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着色剂E132被允许用于多种产品,最大允许限量可达500 mg/kg;在纺织工业中,它是牛仔布染色的关键,全球年产量巨大;在生物医学领域,其作为肾排泄示踪剂以及在染色内镜中标记病变组织,展现了重要的诊断价值。

然而,其广泛应用的背后也伴随着毒理学和环境方面的担忧。已有研究显示,摄入靛蓝胭脂红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和皮肤反应。在医学应用中,静脉注射造影时可能导致短暂性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心血管不良反应,推测与其分子结构与5-羟色胺的相似性有关。在环境方面,纺织工业排放的含染料废水是重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其在水体中的存留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针对其潜在风险,研究也总结了当前的应对策略。毒性测试表明,高剂量暴露会影响实验动物的生殖参数并显现细胞毒性。在污染控制方面,吸附法因其高效和操作简便被视为从废水中去除该染料的有前景技术,同时电凝、高级氧化等工艺也在探索中,但其降解副产物的毒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1.png

此图描述了靛蓝胭脂红的用途及其潜在风险。

       

研究总结

本综述指出,靛蓝胭脂红是一个处于“必要性”与“担忧”矛盾中的典型分子。尽管其应用价值显著,但现有研究在多个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具体作用机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长期低剂量暴露的健康风险尚未被完全阐明。

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其毒理机制,并依据新的科学证据对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安全限值进行更精确的评估。同时,开发更高效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以及环境友好的替代品,是平衡其社会效益与环境健康风险的关键。这项系统性的工作为后续的毒理学研究、环境风险评估以及绿色化学替代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原文出自 JoX 期刊:https://www.mdpi.com/2487668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jox

           

JoX 期刊介绍

主编:François Gagné, Aquatic Contaminant Research Division, Canada

期刊主题涵盖异型生物质毒素、异型生物质药理学、环境有害异物、内分泌干扰物、氧化应激、抗生素、生物标记物、纳米粒子、塑料微粒、农药、除草剂。期刊现已被Scopus、ESCI (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4.4

2024 CiteScore:6.0

Time to First Decision:27.6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7320.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