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准确评估犬肝脏大小对诊断肝脏疾病至关重要,但传统X线测量受犬体型差异影响较大。CT体积测量法虽更精准,但需建立可靠的标准化校正因子。普渡大学兽医学院的Masahiro Murakami教授及研究团队在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发表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41只无肝病犬的CT影像,比较了7种解剖指标的标准化方法。本研究确立了以体重为最佳标准化因子的犬CT肝体积测算方法,为临床兽医和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可靠的肝体积评估方法,为临床肝病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41只犬CT测得的肝脏体积与体重的散点图,并附有4种不同回归模型的拟合回归线。
研究过程与结果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旨在评估犬只CT肝脏容积与体格指标的关系,并探索肝脏容积归一化的最佳方法。研究纳入普渡大学兽医教学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腹部CT检查的犬只,排除血液及生化检查提示或确诊肝脏疾病的个体。所有CT扫描均在镇静或全麻下完成,使用64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统一,部分病例注射碘造影剂获取单相或三相增强图像,但仅用于排除肝脏异常,最终仅纳入平扫图像进行肝脏容积测量。肝脏容积由训练兽医在放射科专科医师指导下,利用Horos 64-bit, version 3.3.6.软件逐层手动勾画ROI测量,公式为切片面积与厚度累加。研究同时测量犬只T11、T12、L2、L3椎体长度、腹主动脉直径及体重,以评估其作为归一化肝脏体积的潜在指标。统计分析包括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 (Pearson或Spearman)、多元线性回归及混杂效应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p < 0.05,分析在STATA 18.0中完成。
研究共纳入41只犬只,体重范围6.5–84.2 kg (中位数37.6 kg),年龄1–15岁 (中位数7.1岁),BCS为3–8 (中位数5)。CT测得肝脏平均体积为813.8 ± 326.5 cm3 (中位数779 cm3,范围195–1598 cm3),犬只品种多样。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与肝脏体积相关性最强 (rho = 0.78,p < 0.001),椎体长度、主动脉直径及BCS相关性中等 (r = 0.69–0.76,p < 0.001)。多变量回归显示,体重是唯一与肝脏体积显著相关的因素,其余指标无显著作用,但L3椎体长度的纳入对体重系数有一定混杂影响。肝脏体积与体重的原始比值均值为22.1 ± 4.6 cm3/kg,但直接使用该比值归一化可能导致小型犬低估、大型犬高估肝脏体积。相比之下,基于体重的回归模型 (单变量或体重+L3) 能更准确估计肝脏体积,两者差异不显著。
与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不仅纳入小型犬,也覆盖体重约10–75 kg的多体型犬群,显示犬只肝脏体积差异较大,提示单纯依靠肝脏体积难以准确评估犬肝脏大小。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总体重是犬肝脏容积归一化的最可靠内部对照,肝脏体积经体重归一化后变异系数最小。虽然体重归一化方法有效,但体况评分 (BCS) 对归一化结果存在影响:低BCS犬只归一化后肝脏体积偏大,高BCS犬只则相对偏小,这表明使用脂肪去除后真实代谢体质量可能是更理想的内部对照,但在临床上评估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CT肝脏体积单独使用无法准确评估犬肝脏大小,体重是最有效的归一化内部对照。对健康犬只,CT肝脏体积与体重比值为22.1 ± 4.6 cm3/kg,可用简化单变量模型 (肝脏体积 = 19 × 体重 + 100) 进行近似估算。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基于BSA或脂肪去除后代谢体质量的归一化方法,以提高CT肝脏容积评估的准确性,并通过更大样本建立标准化参考范围。
研究总结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样本量相对较小,无法建立完整的参考区间;未使用肝活检或尸检确认肝脏健康,可能存在未检测到的肝病;回顾性研究限制了体高等数据的收集,无法准确计算体表面积 (BSA),仅以BCS作为替代。尽管如此,本研究提供了初步数据,为不同体型犬肝脏容积的归一化提供了参考:
体重是犬CT肝脏体积归一化的最可靠内部对照。
CT肝脏体积与体重比值为22.1 ± 4.6 cm3/kg,可用回归模型估算。
BCS影响归一化结果,脂肪去除代谢体质量可能优化标准化方法。
阅读英文原文:https://www.mdpi.com/2306-7381/11/4/153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vetsci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介绍
主编:Patrick Butaye,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发表与兽医科学领域相关的原创研究文章、评论、通讯和简短说明,主题包括动物疾病、紊乱和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2024 Impact Factor:2.3
2024 CiteScore:3.5
Time to First Decision:21.1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7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686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