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类活动影响下,黑海的富营养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益严峻。来自于罗马尼亚国家海洋研究与开发研究所Grigore Antipa的 Luminita Lazar博士及其团队在Sustainability期刊发表了文章。研究团队于2020-2022年对黑海西北部的罗马尼亚黑海专属经济区 (EEZ) 开展了系统水质监测和采样,运用黑海富营养化评估工具 (BEAST) 对黑海沿岸与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全面评估了罗马尼亚黑海海域的富营养化现状,揭示了其空间差异与管理挑战。该研究强调,亟需改善废水处理措施、加强农业径流管控并实施常态化监测。为缓解黑海富营养化问题、促进其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推动海岸带综合管理,并加强国际合作。
罗马尼亚黑海海域图以及监测站点
研究过程与结果
该研究团队进行了5次海域考察,将海域分成4大类,覆盖68个监测站点,收集了617份水样 (其中包括463份营养盐浓度、263份叶绿素a、318份非饵料浮游动物夜光藻) 以及179个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利用黑海富营养化评估工具(BEAST)进行模型评估,将整合各项指标的运算结果转换成5类水质状态评级 (非常好、好、中等、差、极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黑海的整体营养盐水平超标。在研究调查的样本里,只有约50%的监测站点达到了良好的水质状态,仅覆盖59%罗马尼亚黑海专属经济区 (EEZ) 的面积。与此同时,研究发现黑海沿岸 (尤其是受多瑙河直接影响的水域) 的营养盐超标程度远高于近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沿岸和近海受人为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且近海营养盐水平亦受平流、扩散等海洋物理过程左右。
在高营养盐水平的影响下,沿岸水域的浮游生物量增加、有害藻华频发、水体透明度降低、底层水体缺氧。这些现象对黑海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和渔业资源减少。虽然近海水域的营养盐水平较低,但是这些区域的生产力却受到了限制。
2020-2022年罗马尼亚黑海海域的富营养化空间分布
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量化数据证实黑海富营养化呈显著空间异质性,并分析了成因。针对这一结果,该研究团队建议了几种可以改善黑海富营养化的措施:提升污水处理厂的效率(目前罗马尼亚仅有12%的污水处理厂是符合欧盟标准的,远低于欧盟76%的平均值)、推广精准农业并减少化肥流失、建立缓冲区来控制地表径流、加强多瑙河流域国家对于黑海的协同治理。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立足于模型优化,通过预测模型阐明黑海富营养化的动态规律以及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对黑海富营养化的影响。
阅读英文原文:https://www.mdpi.com/2832948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sustainability
Sustainability 期刊介绍
主编:Prof. Dr. Marc A. Rosen, 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nada
期刊涉及人类的环境、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为有关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级论坛。目前期刊已被SCIE、SSCI (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3.3
2024 CiteScore:7.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9.3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3.4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593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