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导读
电子游戏风靡全球,其对于青少年认知与情感能力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关于二者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仍然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前缺乏能够跨游戏类型全面评估游戏技能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以347名青少年为对象,开发并验证了“游戏技能问卷 (GSQ)”,评估了六类游戏 (体育、第一人称射击、角色扮演、动作冒险、策略与解谜) 中的技能如何影响他们的认知与情感能力。
研究过程与结果
为探究电子游戏对青少年认知与情感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347名12-16岁的希腊青少年 (男女比例均衡) 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项结合多方法的实证研究,开发并验证了“游戏技能问卷 (GSQ)”。本研究采用随机滚雪球抽样,确保参与者无神经发育或注意力障碍,并通过GSQ详细评估了他们在六大游戏类型 (体育、射击、角色扮演、动作冒险、策略和解谜) 中的游戏频率与自评技能水平。
在认知与情感测量方面,该研究使用了五项工具:Edinburgh认知行为筛查 (ECAS) 评估语言、言语流畅性、执行功能、记忆和视觉空间能力;轨迹追踪测验 (TMT) 考察注意力处理速度与认知灵活性;“眼中读心”测试 (RMET) 衡量情绪识别能力;青少年共情商数量表 (EQ) 则由家长填写,评估孩子的共情与社会认知能力。
整个过程严格控制测试顺序与家长参与时机,保证数据质量。结果显示GSQ是一款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且深入揭示了不同类型游戏技能对青少年认知与情感功能的差异化影响——为理解游戏如何“塑造大脑”提供了扎实的方法依据和有趣的实证线索。
研究总结
本研究有两大核心目标:第一,开发了一套简洁又可靠的测评工具——游戏技能问卷 (GSQ),用于评估一个人在六大主流游戏类型 (体育、射击、角色扮演、动作冒险、策略、解谜) 中的技能水平。GSQ不仅信效度俱佳,未来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游戏相关研究中,为持续火爆的游戏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度量支持。
第二,深入探究了游戏技能对青少年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语言和言语流畅性基本不受游戏技能高低影响;但高游戏技能玩家在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处理速度、整体认知以及情绪识别方面都表现更优。然而,研究显示共情能力可能随游戏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越高阶的玩家共情能力越弱。
有趣的是,在认知灵活性方面,游戏技能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年龄因素:尽管年龄增长与游戏技能提升均对认知灵活性具有积极作用,但游戏技能所带来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此外,不同游戏类型对认知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体育类游戏可能削弱言语流畅性,而动作冒险、策略与解谜类游戏则有助于提升执行能力;同时,动作类与解谜类游戏有助于增强情绪识别能力,但体育类与策略类游戏则可能对该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总之,游戏技能水平不仅体现操作熟练度,还与认知能力的提升存在关联,但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取决于游戏类型。
阅读英文原文:https://www.mdpi.com/2719398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ejihpe
EJIHPE 期刊介绍
主编:José Jesús Gázquez Linares, Universidad de Almería, Spain; María del Carmen Pérez-Fuentes, Universidad de Almería, Spain
期刊涵盖健康、心理和教育学以及三个领域之间的交叉领域。自2011年创刊以来,目前已被 ESCI、WoS、 Scopes、PubMed 等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2.6
2024 CiteScore:5.1
Time to First Decision:29.7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4.5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3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