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揭示社会经济与自然现象、挖掘时空分布认知规律的关键工具。基于时空与语义知识生成有效的地图表达和自动化地图理解,是提升以用户为中心的地图可用性的核心路径。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 (尤其是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 的显著进展,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基于此,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ISSN 2220-9964) 特邀来自西南交通大学遆鹏教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刘万增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禹文豪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蓝天副教授以及兰州交通大学李文德副教授,共同创建特刊“Knowledge-Guided Map Re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知识引导的地图表达与理解)”。
本特刊将深入探讨知识与地图表征的互构机制。一方面,研究如何将时空数据、语义结构、认知模型与制图设计知识转化为面向任务的地图表达;另一方面,探索如何从地图中自动提取结构化知识,以支持地图设计与可视化、空间推理、语义问答服务及智能决策。本特刊征稿范围涵盖跨学科研究成果,融合认知制图学、表达设计、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与多模态基础模型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学、建模与应用实践,共同推动智能技术影响下地图表达与知识服务的共生演进。
特刊欢迎有关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投稿:
• 知识驱动的地图表达与可视化
• 混合智能地图的设计、生成、服务与应用
• 空间可视化的认知与感知基础
• 地图中时空与制图知识的自动提取
• 自动化地图解析与理解
• 基于制图源数据的空间问答与推理
• 面向大语言/视觉-语言模型的地图训练数据构建
• 人-图交互与视觉推理
• 数字孪生中的空间知识与地图可视化融合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6月30日
客座编辑
遆鹏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硕士、武汉大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图学理论方法及空间认知表达和智能化服务。在 IJGIS、CaGIS、The Cartographic Journal、ISPRS-J. Photogramm. Remote Sens、GeoInformatica、测绘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地图学与空间信息科学领域专著2部。主持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合作项目种子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课题,以及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ISPRS (国际摄影测量协会) 可持续发展国际地图竞赛一等奖。担任中国测绘学会智能化测绘工作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智能化测绘创新团队成员、《测绘学报》英文版助理主编、《时空信息学报》编委、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专题资讯顾问等。其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术报告、竞赛奖、优秀毕业生等,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
研究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示意地图、空间认知、地图可视化与服务。
刘万增 教授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第二梯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时空知识服务、时空场景认知、地理信息保密安全等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研究方向:应急测绘、空间知识服务及地理信息系统。
禹文豪 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智能化测绘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大模型、地图智能以及时空数据挖掘等研究,获评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连续三年入选 (2022-2024年)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本科、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GF快速转化项目课题等,科研成果应用于主持的美团重点科研项目、武汉地空中心、武汉规划院、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横向委托项目以及GF型研项目等,成果获武汉自然资源局官网、省委信息化办公室官网、湖北日报、极目新闻等媒体重点报道。在IJGIS、ISPRS P&RS、IEEE TITS、TGIS、Information Sciences、PR 等权威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 (独立作者8篇),包括ESI热点论文与高被引论文、中文高被引论文即“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授权/申请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领域内首次提出了地图大模型MapGPT,相关论文在制图权威期刊CaGIS上刊出三个月时间,便进入该期刊历史上所有论文浏览量排名的前十。
研究方向:大模型、地图智能、时空数据挖掘。
蓝天 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智能化测绘工作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服务创新团队成员。发表SCI/SSCI/EI论文近30篇,获批教育部第一批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 (负责子任务),担任 IJGIS、JGSA、IJDE、GSIS、TGIS、《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多个国内外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智能化地图制图、地理空间复杂性分析、多模态时空数据质量评估。
李文德 副教授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硕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在武汉大学获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图制图综合、空间相似关系计算等方向的研究。目前已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支持项目1项,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研究方向:地图制图综合、空间相似关系计算。
了解更多本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46772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ijgi
ISPRS IJGI 期刊介绍
主编:Wolfgang Kainz,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期刊主题涵盖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模型与管理、空间分析与决策、地理空间人工智能、地图制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空间网络、志愿地理信息、基于位置的服务、轨迹分析、智慧城市和前沿地理空间应用等。
2024 Impact Factor:2.8
2024 CiteScore:7.2
5-year Impact Factor:3.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392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