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沙漠守护者:对话Plants期刊编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曾凡江研究员
2025-9-9 11:06
阅读:670

受访者介绍

曾凡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带领科研团队坚守在沙漠防治第一线,开展沙漠化防治、退化植被修复等工作,开展相关应用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推广,让当地群众科技致富,在南疆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领域为干旱区植物生理生态学、根系生态学;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

现担任 Plants 期刊编委、客座编辑。

             

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见到曾教授时,他刚刚从策勒站回到乌鲁木齐。作为20多个科研项目的带头人,他仍坚持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策勒当地的研究中。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站的科研工作

作为策勒站站长和极端干旱风沙区植物生态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曾凡江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阐明了干旱风沙区优势荒漠植被定居、生长和繁殖与地下潜水埋深的关系,揭示了优势荒漠植被适应干旱风沙环境的途径和策略,形成了干旱风沙环境主要退化荒漠植被修复的技术体系,建立了适用于多种立地条件类型的通过土壤水分调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进而快速修复植被的技术模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通过人工辅助措施和灌溉诱导技术修复退化荒漠植被近10000亩,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干旱风沙区绿洲外围的综合防护体系构建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访谈内容

Q

您已经从事干旱区生态治理研究近30年,是什么让您能一直坚守在荒漠?

A

策勒县是新疆最南端的一片小绿洲,北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傍昆仑雪山,曾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然而,流沙的肆虐曾使策勒绿洲北部两座古城被沙漠吞噬。“想通过我们的研究,为治理沙漠找到一条可行又快捷的路子。”

二十几年来,策勒站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的野外观测和模拟实验,提出了经济型生态屏障——防沙最前线,是成活率高、适应性好的沙拐枣;再往里走,是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产出的柽柳和梭梭;在大后方,人们又种起了林下牧草:骆驼刺、苏丹草、高丹草……就像排兵布阵一样,筑起了外可抵御黄沙、内可改善民生的“生态长城”。“骆驼刺是我最喜欢的荒漠物种。我也愿意像它一样,深深‘扎进’沙漠里。”这也许就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意义。

             

Q

您对研究荒漠植物的青年学者有哪些寄语?

A

“做荒漠植物研究,首先就要学会吃苦。” 极端干旱区实验条件异常艰苦,对于课题组的每一位学生,进组之前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沙漠实验的条件非常艰苦,同时还要面临风沙、高温、干旱等一系列的挑战,以及需要反复观测并抓住实验的最佳时间窗口,每一位同学都要做好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准备。同时,青年科研人员也要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推广环境保护的理念,让科学的种子发芽。

             

Q

作为 Plants 期刊编委,您对期刊发展有哪些建议?

A

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传播是荒漠生态研究的重要一环,极端干旱区的植物研究由于其特殊性和稀缺性,近年来在科研界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lants 期刊作为植物学领域的优秀期刊,承担了科研成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角色,比如期刊在线研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希望未来也有机会能办一期“荒漠生态研究”主题的研讨会,“让更多人知道防沙治沙背后的故事”。

             

Q

能否对您正在主持的特刊做一些介绍?

A

旱地覆盖地球41%的表面积,其中近15%受盐碱化影响,养育着全球38%的人口。干旱和半干旱景观占陆地面积的25.8%,承载18.5%的人口,并蕴含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然而,尽管其科学和社会经济意义重大,全球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管理努力仍缺乏足够的认知。气候变化加剧了旱地的干旱化,影响养分循环、植物生产力和微生物群落等生态系统属性。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和气候变化,干旱地区持续扩张,而气候变暖、干旱加剧和人口增长进一步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荒漠化和粮食安全的风险。

Strategies to Improv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lleviate Land Degradation and Encourag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the Desert Ecosystem”特刊旨在探讨植被恢复策略、土地退化防治以及促进沙漠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SDG 15)。在此也诚邀同行学者们投稿、交流。

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特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plants/special_issues/I2O6657523

             

期刊结语

风沙终将退去,绿洲终将蔓延。曾凡江研究员团队的科研成果,正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谱写最动人的生态诗篇。在此也致敬所有与风沙较量的科研工作者,是他们用科学对抗荒漠,用坚守诠释责任,在极端干旱区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生命防线。

从左至右:MDPI学科出版经理胡月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曾凡江、MDPI公共关系经理郭帆。

             

Plant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plants

主编:Dilantha Fernando,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期刊内容主要涉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目前已被 SCIE、Scopus 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 4.1

2024 CiteScore: 7.6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7.7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2.6 Days

1.jpg

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110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