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数据是追踪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千里眼”。这种准周期性的海洋-大气耦合现象,每一次脉动都牵动全球气候。回望 1980 年以来,真正被公认的强厄尔尼诺发生的气候事件仅有三场:1982–1983、1997–1998与2015–2016。
当媒体纷纷渲染“2023–2024 会发生超级厄尔尼诺现象”时,一支跨国研究团队用数据给出了不同结论:“中等偏强,而非世纪最强”。
研究过程与结果
探测厄尔尼诺现象的一种方法是分析卫星数据和海表温度 (SST) 数据。该研究团队以1876–2023年的SOI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与1950–2023年的ONI (Oceanic Niño Index) 数据,运用自然时间分析法 (NTA) 与改进的自然时间分析法 (M-NTA) 分别进行分析与预测,探讨了两种方法对历史上三次强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能力与预测准确率,并以此推断2023–2024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 NTA与M-NTA方法的分析与预测均证实,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应被描述为“中等偏强”,而非当时各种预测报告所称的“有史以来最强事件之一”。
(2) 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SOI时间序列并不具备预示2023–2024年会出现强厄尔尼诺现象的能力。
(3) M-NTA模型可以充分计算1982年至1997年之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时间间隔。1997年至2016年之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预估时间间隔分别为17.4年与26.1年。2015年观测到的ONI极值出现的时间间隔为18.9年与127.6年。
(4) 2015年观测到的ONI值为2.64,经计算,该数值强度的重现周期超过85年,因此,2023年不太可能出现同等强度厄尔尼诺现象。然而,1997年或2016年发生的厄尔尼诺ONI值2.14至2.4,2023年恰好是重现时间点。
(5) 观测到的极低SOI值似乎与2023–2024厄尔尼诺事件无关。另一方面,1983年1月的SOI观测值可对应2015-2016年厄尔尼诺发生的时间。而1983年2月的SOI观测值可以作为预测2038年之后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强度。
表1. 两个连续SOI值发生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总结
厄尔尼诺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经济及空气质量的持续冲击不容忽视。本研究的精准预测为提前布局韧性建设、迅速缓解其对社会与环境可能产生的后果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阅读英文原文:https://www.mdpi.com/2706170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forecasting
Forecasting 期刊介绍
主编:Prof. Dr. Sonia Leva, Politecnico di Milano, Italy
期刊发表与预测相关的理论、实践、计算和方法论研究。
2024 Impact Factor:3.2
2024 CiteScore:7.1
Time to First Decision:22.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7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014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