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Rossana Dimitri副教授被任命为 Nanomaterials (ISSN:2079-4991) 期刊“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Nanostructures”栏目副主编。本期人物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Rossana Dimitri副教授进行专访。Rossana Dimitri副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她加入期刊栏目的初衷,并分享了个人对于科研工作的态度以及对期刊发展的看法和愿景。
学者介绍
Rossana Dimitri 副教授
萨伦托大学
Rossana Dimitri副教授来自意大利萨伦托大学创新工程系,研究领域包括结构力学、固体力学、损伤与断裂力学、高性能计算方法,尤其侧重于非均质材料和增强结构的理论和数值建模。已发表150篇科学论文,并与全球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和教授合作,其科研成果也备受瞩目。她还与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多家知名国际期刊合作,担任审稿人、编委会成员以及客座编辑。
访谈内容
Q.是什么吸引您担任 Nanomaterials 期刊的栏目副主编?
我担任 Nanomaterials 期刊“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Nanostructures”栏目的副主编,是因为我想推动纳米材料及其广泛应用的研究,尤其是在结构研究方面。多年来,我见证了纳米材料的变革性影响,我认为该期刊是传播这个领域前沿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凭借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理论和数值建模方面的科研背景,我希望为出版高质量、创新性且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做出贡献,从而塑造纳米技术的未来。此外,这个职位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与顶尖专家交流,始终站在新兴技术的前沿,并支持青年研究人员的成长。与此同时,我热衷于推动发表应对关键全球挑战/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与我的学术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
Q.您如何看待未来几年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在材料科学的突破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推动下,纳米材料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未来的一个重要领域将是开发更可持续、更高效的纳米材料,尤其是在能源和环境应用领域。随着对可持续性的需求日益增强,纳米材料将成为推动下一代设备技术发展的核心——这些技术旨在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并提高可回收性。此外,我认为纳米材料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融合将日益加深,这些工具将彻底改变材料的设计和优化,从而催生出能够适应环境或特定用户需求的智能、自组装和多功能材料。总而言之,纳米材料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注重可持续性和创新的行业。从储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到污染控制,它们对于塑造更高效、更环保、数字化集成的工业流程至关重要。
Q.您对开放获取模式在出版领域的进展有何看法?
在学术出版领域,开放获取模式的兴起具有变革性,它重塑了科学知识的共享和获取方式。通过消除付费墙,开放获取使研究传播民主化并扩大了参与度,可使全球科学家、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免费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来自资金不足的机构或发展中地区的学者。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期刊采用开放获取模式。随着这一趋势的持续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保持严格的同行评审标准和维护已发表作品的完整性,使开放获取成为除传统订阅出版之外可靠且有竞争力的替代方案。尽管开放获取模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挑战依然存在。开放获取的可持续资助模式,尤其是针对高成本研究的资助模式,仍需进一步发展。放眼未来,机构、出版商和资助机构之间的持续合作对于支持开放获取模式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可及性、透明度和全球影响力。
Q.您对担任“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Nanostructures”栏目副主编有何感想?您对这个职位有什么期望和目标?
担任“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Nanostructures”栏目副主编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它让我能够密切参与到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领域的相关前沿研究,例如高性能计算策略以及用于模拟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先进理论公式。其次,审阅高质量的稿件并与顶尖研究人员合作,让我能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新兴趋势和发展前景,我感到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成就感,因为我需要确保发表严谨、有影响力的论文,同时还要在审稿过程中支持作者提升他们的贡献。最后,我还可以通过与期刊商讨确定栏目主题,明确栏目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建立一个跨学科的合作交流平台。
未来,我计划通过推动高质量研究的发表,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并弥合基础科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创新,重点关注效率、新型材料以及可再生材料、碳捕获和能源存储等关键领域;支持和鼓励新兴研究人员,使期刊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平台。
Q.您对领域内的年轻学者提供什么建议吗?
对有志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年轻学者,我的建议基于三个关键原则:好奇心、协作和毅力。
首先,要对研究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是那些不断提出问题、挑战既定观念并寻求新方向的人——这些新方向通常跨越学科界限。不要犹豫探索非传统的想法,创新往往源于他人忽视的问题。
其次,要勇于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多元化的研究群体进行互动交流。科学进步很少能孤立地实现,建立强大的跨学科、跨机构、跨国家的网络,不仅可以丰富你的视野,还能让你接触到新的工具、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你的工作水平。
然后,要坚持不懈,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无论你正在面临实验障碍、资金限制还是意外结果,韧性都是关键。专注于你的目标,从每一个结果中学习,并保持方法的灵活性。
最后,要向科学界和公众有效传播研究成果。通过出版物、会议和外联活动分享研究成果,对于确保其影响力至关重要。优秀的研究不仅能促进知识进步,还能在有效传播的情况下,为更广泛的社会进步提供信息、启迪和贡献。
感谢Rossana Dimitri副教授分享了宝贵的科研和人生经验以及对期刊栏目提出的未来发展方向。Nanomaterials 期刊再次热烈欢迎Rossana Dimitri副教授担任栏目副主编,并期待在她的带领下“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Nanostructures”栏目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栏目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nanomaterials/sections/theory_simulation_nanostructures
栏目文章精选
“Polymerization” of Bimerons in Quasi-Two-Dimensional Chiral Magnets with Easy-Plane Anisotropy
Natsuki Mukai and Andrey O. Leonov
https://doi.org/10.3390/nano14060504
Feature-Assisted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dicting Band Gaps of Binary Semiconductors
Sitong Huo et al.
https://doi.org/10.3390/nano14050445
A Hierarchical Nano to Micro Scale Modelling of 3D Printed Nano-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 Micropolar Modell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bdolMajid Rezaei, Razie Izadi and Nicholas Fantuzzi
https://doi.org/10.3390/nano14131113
栏目特刊推荐
Exploring 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Nanostructures: A Review Series
Guest Editors: Dr. Rossana Dimitri, Dr. Francesco Tornabene and Dr. Matteo Viscoti
Submission Deadline: 23 January 2026
https://www.mdpi.com/journal/nanomaterials/special_issues/17K4190MD3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Study of Nanomaterials: 2nd Edition
Guest Editor: Dr. Yuhua Duan
Submission Deadline: 9 January 2026
https://www.mdpi.com/journal/nanomaterials/special_issues/N07H9O9IIO
Nanomaterial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nanomaterials
主编:Prof. Dr. Eugenia Valsami-Jon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
期刊主题涵盖纳米材料 (纳米粒子、薄膜、涂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量子点、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技术 (合成、表征、模拟等) 以及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电子信息等) 等。
2024 Impact Factor:4.3
2024 CiteScore:9.2
Time to First Decision:15.4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1.9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