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Horticulturae:江西农业大学的徐小彪博士领衔特刊——关于果树育种及遗传改良的新见解
2025-6-30 17:36
阅读:751

果树育种与遗传改良作为提升果实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状的核心途径,在可持续园艺发展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的协同发展,推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编辑、多倍体育种及功能基因组学等现代技术体系深度融入育种实践,大幅提升了优良品种选育效率。其中,多倍体诱导技术通过染色体组倍增效应展现出独特优势:以四倍体猕猴桃为例,该技术不仅能实现产量增益,还可显著提升植株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生理耐受性。这些技术革新正推动果树育种模式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实现系统性转型。我们期待,通过学科技术成果的深度融合与智能算法赋能,有望构建起集成表型组学、基因编辑与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智能育种平台,为全球园艺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持续创新动能。

Horticulturae 邀请了江西农业大学的徐小彪博士担任特刊首席客座编辑,并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韩月彭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的纠松涛博士、江西农业大学的廖光联博士和贾东峰博士,合作创建特刊“New Insights into Breeding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Fruit Crops (关于果树育种及遗传改良的新见解)”。本特刊重点关注创新育种方法、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关键农艺性状的分子机制

果实品质和抗逆性提升策略

多组学技术在育种项目中整合的研究

新型遗传和生物技术工具及其在果树育种中的实际应用的研究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3月15日

           

客座编辑

徐小彪 博士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猕猴桃研究所所长;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人民政府特贴专家;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猕猴桃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江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长。

研究领域:果树种质资源与分子生物学。

         

韩月彭 博士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资源植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蔷薇科作物育种协会执行委员;湖北省园艺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种植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Molecular Breeding、Horticulture Research、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副主编。

研究领域:以桃等果树为材料,研究果实品质等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机理,创新果树育种技术与方法,并致力桃新材料创制。

        

纠松涛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

纠松涛,博士 (后),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 (含共同) 在iMeta、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国家“博新”计划 (2018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202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育成樱桃新品种9个,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2完成人)。以副主编身份译著《樱桃科学与生产》,参编《中国樱桃地方品种图志》等著作5部。担任国际园艺学会 Group Cherry Production成员、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理事、国家“博新计划”联谊会秘书长、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副主编、Horticulturae 编委、Fruit Research、Tropical Plants、《热带作物学报》青年编委。

研究领域:果树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果树逆境生物学研究。

        

廖光联 博士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年教授,博士 (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致力于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表观组等多组学技术,系统地挖掘和鉴定控制不同物种差异积累抗坏血酸、糖等的关键基因,解析其调控机理,创制优异遗传材料;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并从中选育了“赣绿1号”、“赣绿2号”、“赣金2号”、“金奉”、“赣雄1号”等猕猴桃新品种;带头组装了毛花猕猴桃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构建并优化了毛花猕猴桃遗传转化和基因敲除体系,并克隆了调控毛花猕猴桃抗坏血酸、高糖积累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BMC Plant Biology 等期刊。

研究领域:果树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

          

贾东峰 博士

江西农业大学

贾东峰,男,农学博士,讲师,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教师,中国农技协奉新猕猴桃科技小院指导专家,江西省园艺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猕猴桃果实糖酸品质形成与调控和猕猴桃抗逆分子机制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在LWT-FOOD SCI TECHNOL、BMC PLANT BIOL、SCI HORTIC、PLANT PHYSIOL BIOCH、J SCI FOOD AGR、INT J MOL SCI、GENES、《果树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致力于猕猴桃品种改良、果实品质提升和轻简化栽培和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服务工作。

研究领域: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分子机制、果树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

          

了解特刊详情:https://www.mdpi.com/si/237421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horticulturae

        

Horticulturae 期刊介绍

主编:Luigi De Bellis, Salento University, Lecce, Italy

期刊重点关注温带到热带园艺的所有领域及相关学科,主题包括果树、蔬菜、花卉、苗圃和风景、以及草药和香料作物等,研究涉及整个园艺供应链。

2024 Impact Factor:3.0

2024 CiteScore:5.1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4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181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