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Surfaces:辽宁大学张思文助理研究员和尹博思副教授共同主持特刊——电化学储能表面科学
2025-4-26 09:46
阅读:184

表面科学在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先进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面相互作用,如吸附、电子转移和离子扩散,在决定储能材料的整体性能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表面修饰和工程技术,包括涂层、掺杂和纳米结构,可用于增强电荷存储容量,减少溶解,提高循环寿命。

基于此,Surfaces 期刊邀请辽宁大学张思文助理研究员和尹博思副教授共同主持特刊“Surface Science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电化学储能表面科学)”。本特刊重点关注表面特性如何影响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和能量存储设备的优化。通过了解表面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旨在设计更高效、更耐用的储能解决方案,以满足现代能源系统的需求。该问题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基本的表面反应到前沿材料和技术,全面概述了电化学储能表面科学的现状。特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 高性能电极材料表面工程研究

本主题主要研究表面结构设计 (如纳米结构、缺陷工程、异质界面构建) 对电极材料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提高锂/钠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的表面改性策略。

(2) 电化学界面的原位表征策略

本主题讨论了先进的表面表征技术 (如原位XPS、AFM、TEM、同步辐射) 在揭示电极-电解质界面动态演变,固体-电解质界面层 (SEI) 形成机制和表面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

(3) 二维材料和异质结构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本主题主要探讨二维材料 (如MXenes、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的表面功能化策略及其在柔性储能装置中的界面效应。重点关注表面电荷存储机制和器件集成技术的突破。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1日

               

客座编辑

张思文 助理研究员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电化学储能 (超级电容器、水系电池) 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可控合成、柔性器件的巧妙设计、自支撑膜电极以及全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目前,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Nano Energy、Nano-Micro Letters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项目10余项。

               

尹博思 副教授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在博士期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18个月,对能源存储相关技术有比较完整、深入的理解。参与了多项有关电池、超级电容器的基金项目。截止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35613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surfaces

               

Surfaces 期刊介绍

主编:Gaetano Granozzi,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Padova, Italy

期刊涉及表面、界面和薄膜中化学和物理的基本方面。涵盖主题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二维材料和异质结构;吸附;生物学和纳米医学中的生物界面和界面现象;电化学;蚀刻和纳米光刻;功能涂层;异相催化、光催化、电催化;纳米粒子和纳米材料;多孔材料;表面和界面物理与工程;表面化学和反应性;表面腐蚀和耐腐蚀性;表面沉积方法;表面活性剂等。

2023 Impact Factor:2.3

2023 CiteScore:4.4

Time to First Decision:23.5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3.6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8343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