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世界正朝着电气化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方向迈进,能源的生产和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利用都需要电气化,例如电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电气化交通运输,这对于实现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
基于此,WEVJ 和 Energies 特邀谢菲尔德大学诸自强教授、巴斯大学Fred Eastham教授,麻省理工学院James L. Kirtley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邹国棠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殿国教授、清华大学赵争鸣教授、东南大学程明教授和谢菲尔德大学梁大为博士,合作创建特刊“New Journey of Energy and Electric Vehicle Revolutions-Infinities Possibilities in the Science World: In Honor of Prof. Dr. C.C. Chan’s 90th Birthday (能源革命和电动汽车革命的新征程——科学世界的无限可能:纪念陈清泉教授九十岁诞辰)”。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工程哲学
人类社会、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
能源、信息、交通和人文的融合
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和智能社会的融合
动力总成集成技术
新型电池技术
充电技术和V2X
先进的牵引力控制策略
电气化交通的新兴电机技术和拓扑结构
先进的电驱动控制策略
先进的建模和分析技术
新型多目标和多物理组件和系统设计优化
先进制造技术,包括增材制造
先进的冷却技术、热分析和管理
声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 (NVH) 分析和降低
人工智能引擎
智能能源
微电网
智能网联汽车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7月31日
客座编辑
诸自强 教授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顶级教授、谢菲尔德大学电机与驱动研究团队负责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国IEEE学会会士、英国IET学会会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学报主编。荣获2024全球能源奖,2021 IEEE尼古拉特斯拉奖和2019 IEEE工业应用学会杰出成就奖,并获39项最佳论文奖 (包括7项IEEE/IET学报最佳论文奖)。申请和发表200多项发明专利,发表15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600多篇发表在IEEE/IET学报。主要从事新型永磁电机和先进控制关键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电气化交通 (电动汽车、高铁、多电飞机)、海上风力发电、家用电器和自动化系统。
John Fred Eastham 教授
英国巴斯大学
英国巴斯大学荣休教授、巴斯大学前电机系主任、工程院院长和副校长,目前他是若干英国公司的顾问。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英国IET学会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名誉教授。著名的直线电机专家,主要从事电机、电力电子和电磁场。
James L. Kirtley, Jr. 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IEEE学会会士、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学报主编 (1998-2006)。荣获2000 IEEE千僖奖和2002 IEEE尼古拉特斯拉奖。主要从事电机和电力系统。
邹国棠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在香港大学工作28年,担任过国际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主任、工学院副院长和电机电子工程系主任等职务。自2023年6月起,担任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系电能工程讲座教授。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士、英国IET会士和美国IEEE会士。曾获得中国教育部授予的长江讲席教授称号,以及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授予的交通运输环境卓越奖,IEEE车辆技术协会杰出讲师和杰出演讲者。主要从事电能工程,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电力电子与驱动。出版了9本著作、380多篇期刊论文和380多篇国际会议论文。
徐殿国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PEED) 研究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兼任国家能源寒地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中国电源学会会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IEEE会士、IEEE TPEL副主编、电工技术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IEEE TIE、IEEE JESTPE等期刊编委。近年来担任多个国际会议 (ITEC Asia-Pacific、ECCE Asia、VPPC、ICEMS、CIEEC等) 大会主席、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荣获2018年IEEE 工业应用学会杰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获发明专利180项,主/参编学术著作11部。
赵争鸣 教授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容量电力电子与新型电力传输研究团队负责人。美国IEEE会士、英国IET会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中国电源学会会士、《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主编。2005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6年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18年获得中国“电工行业科技成就奖”、2021年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发表60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出版8部专著、编著和教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光伏并网发电及其应用、电机及其控制、无线电能传输等。
程明 教授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IEEE会士、英国IET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现任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工程实验室主任等。2002-2009年任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电气工程学报》主编以及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 (地区) 合作研究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等5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550余篇,SCI收录33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教材8部,2014年以来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0余件,软件著作权5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及IET成就奖、SAE环保奖、“中达学者”等国际奖项。培养了国家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等优秀人才。
梁大为 博士
谢菲尔德大学
2014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2018年获德国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22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22年至今为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永磁同步电机分析和热管理。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21330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21797
WEVJ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wevj
主编:Joeri Van Mierlo, 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 Belgium
期刊发表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研究。
2023 Impact Factor:2.6
2023 CiteScore:4.5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2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8 Days
Energie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energies
主编:Enrico Sciubba, University of Roma Sapienza, Italy
期刊发表涵盖能源动力工程、技术开发以及能源政策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已被 Scopus、SCIE (Web of Science)、Ei Compendex 等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3.0
2023 CiteScore:6.2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8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8055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