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谢阿明 博士
南京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磁安全防护方向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2篇、ESI热点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30项,其中已授权中国发明15项。
王子潇 博士
南京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 讲师。主要从事功能性水泥基防护材料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已授权中国发明3项。
第一作者
李超群 硕士
南京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功能性水泥基电磁防护材料。相关成果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篇。
研究背景
电磁辐射污染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污染源,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还对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电磁辐射也可能破坏军事设施的隐身效果,危及军事战略的实施和军事目标的安全。水泥基材料由于自身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久性以及显著的经济性等突出优势,在军事防护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南京理工大学谢阿明副研究员团队在 Materials 期刊发表的文章“Effects of Quartz San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以石英砂为吸波掺料,制备了系列水泥基吸波材料,系统研究了砂胶比 (S/C)、水灰比 (W/C)、厚度等参数对材电磁波吸收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相应的吸波机理。为新型高性能水泥基吸波复合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主要内容
作者以低介电材料石英砂为吸波掺料,制备了系列水泥基材料。研究结果表明S/C与厚度是影响水泥基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两大关键因素。不同S/C试样的反射损耗 (RL) 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所有试样都能实现对C波段 (4-8 GHz) 和X波段 (8-12 GHz) 电磁波的有效吸收,而对Ku波段 (12-18 GHz) 电磁波的吸收略显不足。与空白试样 (不含石英砂) 相比,当添加的石英砂含量较低时 (S/C=1,2),反射损耗曲线在S波段 (2-4 GHz) 和C波段呈下降趋势,在X波段呈上升趋势,在Ku波段呈下降趋势。当砂浆试样中石英砂的添加量相对较高 (S/C=3) 时,试样对2-12 GHz电磁波的吸收效果增强,但对12-18 GHz电磁波的吸收效果大大减弱。这表明石英砂的加入提高了试样对低频段电磁波的吸收,而较大S/C比可以增强试样对低频段电磁波吸收,减弱其对高频段电磁波的吸收。当S/C为3时,试样的有效吸收带宽为13.36 GHz,最小反射损耗为-25.65 dB。石英砂掺入主要从以下方面影响水泥基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一方面,石英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其能够调节水泥基材料的电磁参数及孔隙结构,从而改善材料的阻抗匹配;另一方面,作为介电材料,石英砂可通过介电损耗和极化损耗等多种形式有效耗散电磁波能量;此外,石英砂的加入为电磁波提供了更多的反射和散射点,延长了电磁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路径。
图1. W/C=0.4,d=30 mm时,不同S/C试样的RL曲线。
图2为不同厚度试样的RL曲线,可以看到,随着厚度的增加,试样的有效吸收带宽增加,且曲线趋于平缓。厚度变化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有显著影响。厚度为30 mm的砂浆试样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平均反射损耗最低且有效吸收带宽更大。当砂浆试样厚度为30 mm时,2-12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能被有效吸收,但试样对1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吸收能力急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低频电磁波比高频电磁波具有更强的穿透性能,可以进入试样内部,从而产生更强的干涉损耗。厚度变化主要影响电磁波在水泥基材料中传播路径,从而增加电磁波散射损耗。
图2. W/C=0.4,S/C=3时,不同厚度试样的RL曲线。
研究总结
作者以低介电材料石英砂为吸波掺料,以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了系列水泥基吸波材料,系统研究了砂胶比 (S/C)、水灰比 (W/C)、厚度等参数对材料孔隙结构和电磁波吸收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相应的吸波机理。水泥基材料孔隙率随S/C增加而降低,随W/C增加呈增加趋势。S/C与厚度是影响石英砂水泥基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两大关键因素,经过当S/C为3、厚度30 mm时,材料有效吸收带宽达13.36 GHz,最小反射损耗为-25.65 dB。材料优异吸波性能原因在于:一方面,石英砂的掺入改善了水泥基材料的阻抗匹配,使得更多的电磁波进入材料而被损耗。另一方面,厚度变化会改变电磁波在材料中传播路径,从而增加电磁波散射损耗。
原文出自 Materials 期刊:https://www.mdpi.com/3059904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aterials
Materials 期刊介绍
主编:Maryam Tabrizian,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主要关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相关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高分子、纳米材料、能源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多孔材料、生物材料、建筑材料、陶瓷、金属等,以及材料物理化学、催化、腐蚀、光电应用、结构分析和表征、建模等。
2023 Impact Factor:3.1(JCR Q1*, Q2**)
2023 CiteScore:5.8
Time to First Decision:13.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7 Days
*JCR Q1 at “METALLURGY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JCR Q2 at “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7420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