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Veterinary Sciences 昆虫病原真菌:养蜂业的绿色防治新路径
2025-1-21 17:18
阅读:453

1.文章导读

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传粉者之一,其活动支持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食物生产。然而,近年来蜜蜂群体的大量丧失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寄生虫 (如瓦螨) 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化学药物虽有效,但污染环境且易引发耐药性,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更环保的替代方案。昆虫病原真菌 (EPF) 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防治工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来自意大利卡坦扎罗大希腊大学的Roberto Bava博士及其团队,在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系统分析了昆虫病原真菌在控制瓦螨等寄生虫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为绿色养蜂开辟了新路径。

          

2.研究过程与结果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能够感染并杀死昆虫的真菌,包括绿僵菌、白僵菌等。它们通过分泌酶和机械压力穿透宿主的外壳,随后在宿主体内扩散并最终导致其死亡。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等领域,展现了高效性和生态安全性。

昆虫病原真菌的优势与局限:EPF在养蜂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它能有效中断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且对蜜蜂和生态系统无显著负面影响,因而成为替代化学药物的理想选择。此外,EPF不易引发耐药性,这对于寄生虫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EPF的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其孢子活性易受环境因素 (如温度和湿度) 的影响,高温或干燥条件可能降低其效能。此外,EPF通常需要2~3周才能对目标寄生虫产生显著效果,这在快速控制寄生虫暴发时可能略显不足。为克服这些限制,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技术,例如基因改造、纳米技术和微胶囊化处理,以提升真菌的毒力和环境适应性。

如何改进EPF的应用?

(1) 提高孢子稳定性:通过改良孢子制剂 (如加入矿物油或植物油) 可延长其保质期并增强附着能力,特别是在干燥或高温环境中。

(2) 优化配方:添加光活性染料或保护剂 (如硅胶、氯化钙) 可防止紫外线损伤并提高孢子萌发效率。

(3) 结合其他天然成分:将EPF与有机酸、精油等低毒性产品联合使用,可增强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基因操作或纳米技术提升真菌毒力,并改进制剂的应用方式,使其更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02.jpg

图为昆虫病原感染周期。

             

3.研究总结

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养蜂业的寄生虫问题,还能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对环境和蜜蜂健康均有积极意义。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配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EPF有望成为养蜂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全球传粉者的保护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原文出自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https://www.mdpi.com/1510120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vetsci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介绍

主编:Patrick Butaye,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发表与兽医科学领域相关的原创研究文章、评论、通讯和简短说明,主题包括动物疾病、紊乱和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2023 Impact Factor:2.0

2023 CiteScore:2.9 

Time to First Decision:21.2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7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6976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