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Electronics:大阪大学王颖哲博士等创建特刊——生物机器人学的先进技术

已有 1018 次阅读 2024-12-27 16:15 |个人分类:特刊征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生物机器人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融合了机器人学、电子学、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原理,旨在开发能与自然生物环境无缝交互的系统。近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如微机电系统 (MEMS)、纳机电系统 (NEMS) 以及柔性电子技术等,为该领域带来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技术对于创造能够在医疗、工业和环境应用中执行复杂任务的生物混合机器人、生物传感器、生物控制器以及仿生机器人等生物机器人系统至关重要。在生物机器人系统中集成先进的电子元件和系统,可以实现更强的驱动性能、更敏锐的传感能力、更精确的控制以及对复杂生物环境更好的适应性,从而大幅提升系统的功能性与应用潜力。随着对创新性和实用性兼备的生物机器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子技术在克服当前挑战、推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尤为值得关注和重视。

Electronics 邀请了大阪大学王颖哲博士、迪波内戈罗大学Mochammad Ariyanto博士,以及RIKEN脑科学中心孙喜洋博士,合作创建特刊“Advanced Techniques in Biorobotics (生物机器人学的先进技术) ”。本特刊旨在展示与生物机器人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的最新进展。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生物混合机器人/执行器的电子接口;

生物机器人的先进电驱动技术;

先进的电子生物传感技术;

仿生与神经形态电子控制系统;

用于软体生物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与可拉伸电子器件;

微机电系统 (MEMS)/ 纳机电系统 (NEMS) 在微型生物机器人系统中的集成;

用于生物机器人接口的新型电子材料;

电驱动生物机器人的控制算法与策略;

生物相容性机器人部件的电子制造技术;

生物信号解析与处理技术;

用于医疗与环境应用的生物机器人的无线通信系统。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3月15日

           

客座编辑

王颖哲 博士

大阪大学

日本大阪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特聘助理教授。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21年获得大阪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微型机器人、生物混合机器人以及微流控装置等领域,长期专注于新型微型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从分子马达人工肌肉等新型生物材料开发,到微型机器人的原位组装技术的创新,再到生物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构建,以及智能昆虫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拓展,多维度解析生物混合机器人的基础机制和实际应用路径。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Sicence Robotics 等顶级学术期刊,并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过最佳青年研究者和最佳报告奖等荣誉。

研究领域:微型机器人、生物混合机器人、微流控装置。

            

Mochammad Ariyanto 博士

迪波内戈罗大学

印度尼西亚迪波内戈罗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同时担任日本大阪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特聘助理教授。2024年获得大阪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广泛,涵盖机器人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无人系统、软体机器人、可穿戴机器人、嵌入式人工智能和生物混合机器人。在各类期刊、会议论文集和书籍章节中发表了数十篇学术文章,为学术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和日本举行的IEEE会议上荣获最佳论文奖和最佳报告奖。

研究领域:仿生机器人、生物机电一体化、柔性机器人、生物混合机器人。

           

孙喜洋 博士

RIKEN脑科学中心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RIKEN) 特聘研究员,日本脑计划Brain/Minds项目核心成员。2018年获得浙江大学硕士学位;2021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脑神经科学、数学建模、人工智能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擅长对生物脑网络结构的数学建模以及机理分析。科研成果发表在 MC Biology、PLOS one 等国际期刊,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独立主持过日本多项科研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国内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过国家奖学金、CSC留学奖学金、东京大学学术研究基金等荣誉。

研究领域:计算神经科学、机器学习、柔性机器人、生物传感器。

            

了解特刊详情:https://www.mdpi.com/si/218466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electronics

              

Electronics 期刊介绍

主编:Flavio Canavero,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 Italy

期刊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材料、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工业电子、电力电子、生物电子、微波和无线通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统与控制工程、电路和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量子电子等。期刊致力于快速发表与广泛电子领域相关的最新技术突破以及前沿发展。

2023 Impact Factor:2.6

2023 CiteScore:5.3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8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6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66152.html

上一篇:Topics 香料和香精分析的进展:化学、特性及其在食品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下一篇:“儿童肥胖与体力活动”主题文章精选 | MDPI 学科合集
收藏 IP: 119.98.16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9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