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面临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资源利用不均衡等挑战。通过整合自动化、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农业机器人可以实现田间作业的精确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迈向智慧农业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于此,Agriculture 特邀山东农业大学苑进教授创建特刊“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Robotics: Sensing and Actuation (农业机器人前沿技术:感知与执行)”。特刊重点关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和农业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创新,以及传感和驱动的核心领域。欢迎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和评论,以深入了解农业机器人的未来。本特刊旨在弥合新兴技术与其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创新,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基于视觉技术的传感和感知:包括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农业环境,包括作物和杂草检测、疾病监测和环境感知;
精确驱动:研究先进的驱动技术,允许与作物和植物进行精确的互动,确保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包括专为农业任务设计的机械臂、切削工具和其他执行器的创新;
手眼协调控制:将视觉感知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实时控制相结合的新方法,提高农业机器人的效率和准确性,包括增强机器人在动态和非结构化环境中手眼协调能力的算法和系统;
新型末端执行器的设计和控制:开发和控制新型末端执行器,例如软机器人和仿生设计,可以小心而精确地处理精致的农产品,重点关注这些技术应用于收割、修剪和种植等任务上;
多臂协调:农业多臂机器人系统设计和控制方面的创新,重点是复杂农业操作中多个机械臂之间的协同任务执行和协调;
感知和重建:感知和环境重建方面的先进技术,使机器人能够构建周围环境的精确模型,以便更好地导航和决策,这包括3D映射、传感器融合和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
运动规划:农业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前沿研究,解决路径优化、避障和动态农场环境中的安全导航等挑战。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4月20日
客座编辑
苑进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工信部、基金委会评/函评专家、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兼职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863重点项目、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及本领域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00余篇,共计被引1500余次;作为第一或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23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已授权实用型新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参编英文专著2部。
研究领域:农业机器人技术与装备、人工智能与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18678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agriculture
Agriculture 期刊介绍
主编:Les Copeland,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期刊主题涵盖作物科学与技术、畜牧生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工程与技术等农学领域各个方面。
2023 Impact Factor:3.3
2023 CiteScore:4.9
Time to First Decision:20.2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3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6415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