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有心者开展数学、化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咬文嚼字
2012-2-5 15:24
阅读:3522
标签:数学, 化学, 生物学, 气象学, 地理学
本人前一阵曾撰一博文讨论数学中的“共轭”问题。今天搜索网络,读到了曹则贤在《物理》杂志上连载的“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四十二-共轭”(据悉,一至三十篇已成书《物理学咬文嚼字》出版)。我在博文中强调的是“异”轭之见,曹先生未谈异轭,但就“共”轭的多重背景与含义作了专业性的解读。
对于科学术语,我主要是一些零散的、粗浅的已见。曹则贤对于物理学名词的探究则更加系统与深入。
对于科学术语,我主要是一些零散的、粗浅的已见。曹则贤对于物理学名词的探究则更加系统与深入。
我见过几本国外的高数、统计翻译教材,写得很通俗、有趣,这似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就现状来看,由于国内外诸多物理人士的努力,物理学领域的趣味性文章非常出色。
我想,科学网的诸位博友,如果对自身学科或其他学科名词有自身感悟,不妨写成博文。这其实既有趣,对于学习者又颇有启发性。如各位有相关链接,不妨转帖一下,也让我等增长见识。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期望科学网的地理类博主们写出自己的咬文嚼字心得与疑问。其实,我也非常希望国内的科学大腕乃至院士们能够多一些玩科学、写科学的费曼,让学子们更多地体会到科学名词推敲之乐趣,体味到学科内容之精髓。
举例来说,我对“科普”就看不太顺眼。我认为“科普”一词与“自然辩证法”一样,存在“头小身子大”的问题。“科普”的式微与“科普”名称不无关联。对于学科名词的探赜索隐、追根求源是学科的基础性工作,而不是“科普”所能概括。“科普”与哲学对于当下中国的社会各界缺乏吸引力,在中国科学界人士眼中的形象似乎也普遍不佳。尽管原因很多,名实不副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下面转引一段网络文字:
公式F=ma中的力从哪里来?
Frank Wilczek
(Massachusell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USA)
黄娆 译 曹则贤 校
力学的概念早在Hamiltonian力学的框架内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却一直贯穿于我们处理力学问题的思维并在教科书中快乐地存在着。本文(发表在Physics Today, Oct. 2004)中,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IT物理学教授Frank Wilczek从科学发展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文化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这一悖论,读来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我们迅速翻译了这篇好文章,以飨国内的广大物理学爱好者。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曹则贤)
Frank Wilczek
(Massachusell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USA)
黄娆 译 曹则贤 校
力学的概念早在Hamiltonian力学的框架内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却一直贯穿于我们处理力学问题的思维并在教科书中快乐地存在着。本文(发表在Physics Today, Oct. 2004)中,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IT物理学教授Frank Wilczek从科学发展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文化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这一悖论,读来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我们迅速翻译了这篇好文章,以飨国内的广大物理学爱好者。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曹则贤)
1. 文化震撼
在我的学生时代,经典力学是最让我费神的一门课。这常常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在我学习那些通常被认为更难一些的高级课程时,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困难。现在我想我已经找到答案了。这是“文化冲击”的一个例子。从数学的角度,我期望得到一个运算法则。结果我遭遇到的是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实际上是某种“文化”。……
在我的学生时代,经典力学是最让我费神的一门课。这常常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在我学习那些通常被认为更难一些的高级课程时,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困难。现在我想我已经找到答案了。这是“文化冲击”的一个例子。从数学的角度,我期望得到一个运算法则。结果我遭遇到的是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实际上是某种“文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昌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534506.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