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erpas 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催眠治疗师、教授、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微信:psyttt

博文

阅读疗法干预心理状态的流程

已有 2394 次阅读 2022-5-15 10:1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阅读疗法的英文名称为bibliotherapy,为希腊文biblion (图书)跟therpeia(治疗)两字的结合。阅读疗法是一种辅助性心理治疗方法,它并不直接教导读者如何做才能解决他们目前所遭遇的情绪问题,而是让读者在接触适合的图书信息资源(例如书本、影片.音乐等)后,对其内容产生认同、净化、领悟,并在经历这些过程后,能对他们目前所遭遇的困难有新的认知与体会,进而解决自身遭遇的问题。

关于阅读疗法的治疗机制,一般认为当事人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同时,阅读和写作过程还有助于读者通过心理活动和作品内容之间的整合产生领悟。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有关阅读与写作疗法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尚缺乏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和具体的应用研究。但是,阅读疗法作为辅助疗法,具有其特定的疗效,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共识。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阅读文学作品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

文学也即人学和心学,它们透视人生和社会,描写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体验,抒发、宣泄和寄托人内心的情志,替代现实生活中未能实现的愿望。文学作品还具有认知同化、启迪顿悟的作用和改造人格的力量。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当事人会有血管收缩和舒张、神经递质释放等生理反应,可以引发出许多想象中的自然的和社会活动的人工意象,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心理平衡、治疗心身疾病的保健目的。

准备和热身阅读治疗 实施之前应该提高干预对象对该干预方法的兴趣和信心,而信心本身就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可以用成功案例的方法,向参加成员介绍文学治疗的功能和作用。分享过去读书的体验,启动对阅读意义与作用的讨论,明确治疗目标。

干预者先向阅读者或团体成员介绍一篇示范的故事材料,让大家倾听或阅读,静思片刻,然后开展讨论。讨论的目标是促进团体共识的达成和个人对自我的独特了解。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这个故事使你想起了什么事和人?故事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和故事是什么?在阅读或倾昕中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假如你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者某个角色,你将怎样做?

启动阅读,催化改变进行阅读治疗时, 干预者按以下要点观察和催化当事人的心理变化。认同阶段:阅读者有选择地注意作品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和词句,对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问题、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认同和共鸣,无意中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可能因作品中的某些词句和对话而增进了对过去或未曾意识到的认知和情感的觉察。

比较与省察:当事人在阅读和欣赏作品时自然会将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相比较,将自己经历的挫折与别人遇到的困难相比较,觉察自己的责任,澄清自己的迷茫。投射阶段:当事人不经意地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解释书中人物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并设身处地为书中的人物提供解决的策略,如“假如是我,我会……

作品中对美好自然、复杂情感、曲折情节等的描述,引发当事人的相应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自然反应,形成感同身受的经验,带来情绪和压力的舒缓。领悟阶段:当事人从与作品角色的对照与反思中,不仅明白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和情绪问题,而且还发展出问题解决的新方法,获得面对自己问题的勇气及勇于实践的力量。

应用阶段:当事人将自己的领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通过经验的反馈修改原来不合理的信念和情绪反应。阅读者的心理结构可能因为吸收了新鲜的精神元素和动力而发生自我的重建。

阅读收获与经验扩展要求当事人写下或交流对故事中人物或情节的看法,以及与自己生活对照的心得体会。鼓励当事人运用想象、创造性地把故事情节或结局发展下去,创造出与原著完全不同的结局等。同时,建议他们根据自己的问题和心理需求选择新的阅读材料,并创造性地推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整合与评价在阅读治疗结束前, 阅读者应该对自己阅读的体验进行整合。指导者对成员取得新经验和行为反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是十分重要的。意见和观点的整合与治疗效果的评价可以以当事人自评团体成员互评、当事人亲友评价、指导者评价等不同方式进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3659-1338595.html

上一篇:阅读疗法:朗读短文疗愈强迫症
下一篇:阅读疗法与心理成长
收藏 IP: 39.70.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