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纳闷为啥科学网突然又开始谈范美忠,原来是因为有记者写了一篇迟到7年的公开道歉信,引起新的网络讨论。
7年前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哥本哈根做硕士论文,在网上听说了对范美忠的批判之后,我去专门读了他自己的辩护。当时我就觉得他其实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对于他承受的舆论的批判,我一直是同情的。看到有当年称呼他“范跑跑”的记者写公开道歉信,我想范美忠引发的全国网络大讨论,开始产生一些积极的意义了。
中国确实存在至少对于某些特定职业,比如说教师,有过高的道德要求的情况。一方面本来就超出了从业者可以承担的道德责任,另一方面,这些职业的从业者可能还拿着非常低的收入,这和超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就显得极为不相称。范美忠当年带的是高中班级,和所有高中生一样都没有面临过这种突发情况,没有经过任何地震时期应该如何应对的应急训练。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要求他去做英雄。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欧洲国家,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媒体会对这样的选择做任何的口诛笔伐。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个应急反应了。
欧洲整体比较幸运,不处在活跃的地壳运动板块,地震并不频繁,也没多少烈度非常大的地震。要在欧洲人面临汶川那种级别的地震亲眼看一看他们怎么做是非常不现实的,但是有一个参照我可以提及。这就是飞行安全的指导准则。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对于飞机遇到险情,机内气压下降,需要使用氧气罩时的国际标准(这个毫无疑问是西方人制定的),是要求成年旅客首先给自己戴上氧气罩,然后再帮助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反过来!自保是正当的,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先保证自己。这是西方人统一的应急标准。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参照这样一个标准,至少我在国内坐飞机,没有哪个国内的航空公司不这样宣读其安全须知。
各位严厉批判范美忠先生的同胞们,你们坐飞机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坐飞机先确保自己的性命,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先不顾,更不要说别人家的孩子了,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人批评这个应急准则的道德问题?坐飞机遵守西方道德规范大家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发生可怕的地震了,采取与之逻辑一致的道德原则的范美忠,就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有这种道理吗?
如果要说错误,范美忠当年最大的错误,是过高的估计了对道德有着务实理解的舆论力量,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让本来作为一个同样受到灾难威胁的普通人物的自己,受到了过大的负面舆论的批判。他在地震面前选择了自保,却没有意识到在特定的一边倒的舆论环境面前也要自保——比如保持沉默,不在任何公共场合主动谈及面临地震自保的事情。我想,或许会有人在如果像他当年那样面临那种程度的社会舆论批判,即使躲过地震灾害保得一命,说不定也要在猛于虎舆论下自我了断。从这个角度上说,范美忠也算的上是勇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3-89073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