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琳
陌生但熟悉
2012-6-25 00:34
阅读:5004
标签:style, color, 电话, 身不由已
在非实名制的网上写博客没有精神压力而且自由,因为你有机会可以藏起来写自己最内心的思绪,可以任情感宣泄到等价于在现实中的一场嚎啕大哭或者破口大骂。尤其是对于不会借物抒情的人,静静的写情感的时候,那种直白和坦诚很容易引起天南地北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严重的共鸣。

我喜欢古代的“以文会友”,喜欢林徽英梁思成和他们的异国好友费慰梅费正清之间的信件交流,喜欢毛爷爷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也喜欢某个时代的“笔友”。

我才情不足,善于白开水的流水账,因此谈不上以文会友,只能看着科网上的几大名博每逢佳节的咏诗和对。我小时候只是一门心思的玩耍写作业,甚至为每次的作文哭鼻子,所以不会再给自己找麻烦交笔友。但是我生活在互联网的高科技时代,通过博客结交了很多“快餐”似的陌生朋友;也有那么些时候默默的关注一些博主,虽然陌生但是却那样的熟悉。不知道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太神奇还是文字太神奇。

我作看客的时候,发现评论比博文更加精彩,也许写博客的目的就是交心吧。自己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排遣的也许其他人通过恰当的方法就解了你的心结。我一直觉得世界是一个对称的空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定存在着和你模样一样,但性格完全不同;或者性格相同但模样不同的。相互补偿相互呼应(好玄!)。

有个姑娘诨号叫傻二小姐,从她第一次留言我就觉得很亲切,她不写博文但是心中也有千山万水。傻二小姐你懂的,我已经把你当朋友了,在远方祝福你在繁忙的世界里获取你的幸福。还有那些总是默默顶我文章的,荣幸之至。

我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寻找一本书上的数据材料和书的作者联系;没想到后来作者来我的学校开会就下榻在我宿舍旁边的宾馆里,于是我略尽地主之宜和素未谋面的作者见面,聊天的时候居然能象认识了好久的朋友一样自然。很奇特的经历。科学网上也发生了很多博主在现实中见面的事情,想必那种先见其文后见其庐山真面的感觉应该很有趣。

博客的内容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博主的年龄和阅历。yc老师的四海游历加上自有的才情,方能“巧妇”有“米”然后妙笔生花;而苹果老师则走“数学界中最会做饭的,做饭中数学最好的”路线,也是美食一出,食客闻香而至;孟津老师是”行万里路“的代表,武夷山老师和李泳老师则是”读万卷书“的;还有好多的针砭时弊巧舌如簧型的。我要精心的做个”打酱油“的,这也是生活所需;但即使这样都会遇到惺惺相惜的陌生但熟悉的朋友,我知足了。


相关专题:博客感言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廖晓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936-5855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