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i Publishing 植根中国 影响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aipublishing

博文

Fundamental Research|汤朝晖、孙海等:高分子纳米药物——如何精准打击肿瘤、减少副作用?

已有 602 次阅读 2025-9-17 13: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image.png

中文标题:高分子纳米药物——如何精准打击肿瘤、减少副作用?

英文原题:Targeted delivery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polymeric nanomedicines for tumor therapy

通讯作者:

汤朝晖,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孙   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

沈   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高分子纳米药物;肿瘤靶向;选择性激活;控释;抗癌治疗

研究背景

癌症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小分子药物虽有效抑制肿瘤,但常伴随显著毒副作用,对正常器官造成伤害。高分子纳米药物应运而生,凭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释放和设计灵活性,被寄予提升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的厚望。

研究成果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三类前沿策略(图1):主动肿瘤靶向、肿瘤选择性激活和多重靶向策略。主动靶向通过在纳米药物表面修饰抗体、肽或糖类等配体,实现对肿瘤相关标志物的特异结合;选择性激活策略依赖肿瘤微环境(如酸性、缺氧、还原性)或外源刺激(如光、超声、放疗)触发药物释放;多重策略则将二者结合,进一步提升药物在肿瘤局部的累积和疗效。

例如,文中提到通过外源诱导肿瘤局部缺氧或凝血反应,可放大肿瘤相关标志物表达差异,实现药物在肿瘤局部的高度富集;同时利用超声或光照等手段选择性激活药物,仅在肿瘤中发挥作用,有望大幅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利用高分子血管阻断剂同时放大肿瘤凝血和缺氧信号,可使凝血靶向乏氧激活咪唑喹啉纳米药物治疗后活性药物的肿瘤摄取率高达22.6%。

image.png

研究意义

尽管部分高分子纳米药物已获批临床应用,如Oncaspar、Genexol PM等,但总体生存获益仍有限。文章指出,未来需继续深化对肿瘤相关标志物与其配体或可断裂Linker相互作用研究,开发更精准的药物靶向和激活策略,并通过临床转化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高分子纳米药物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未来方向

未来将探索更多智能响应材料、多功能纳米平台和联合治疗策略,推动高分子纳米药物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引用本文

Shen N, Zhao W, Chu H, et al. Targeted delivery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polymeric nanomedicines for tumor therapy. Fundamental Research, 5(4) (2025) 1349-1368.

原文链接(复制到浏览器中查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325825000639

image.png

期刊主页:

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fundamental-research/

文章阅读:

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Fundamental-Research

投稿系统:

www.editorialmanager.com/fmr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502361.html

上一篇:江南大学SSB:酶工程与群体感应系统相结合在大肠杆菌中高效从头生物合成β-熊果苷
下一篇:香港城市大学、中山大学合作研究:海洋保护区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赋存与生态风险
收藏 IP: 39.144.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9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