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团队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刊《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Muscle Strength, and Physical Function Outcomes in ACL ruptur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的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揭示了运动康复干预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骨密度、肌力及运动功能的综合改善效应,为ACL损伤防治体系提供了创新性策略。
研究背景
ACL断裂是运动医学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膝关节损伤之一,在普通人群中每年的发病率约为每10,000人中有5人会出现ACL断裂。ACL断裂后会出现有膝关节不稳、骨密度(BMD)下降、限制运动功能等现象,这不仅影响重建术后的腱骨愈合,还增加移植物再断裂风险。运动康复具有增加骨密度和提高肌肉力量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探索运动康复对ACL断裂后膝关节不同区域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共58例ACL断裂患者完成本研究(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其6周运动康复干预。在基线和6周时,采用双能X线测量膝关节骨密度,通过等速肌力测试、IKDC、Lysholm和VAS量表以评估运动功能。
研究结果显示,骨密度方面:6周后,对照组骨密度(1.47±0.24g/cm2)显著低于康复组(1.65±0.37g/cm2)(P=0.041)。在肌力方面,6周后,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向心和离心的相对峰力矩均高于对照组(P=0.000,0.033)。在运动功能评分方面,6周后,康复组的IKDC、Lysholm、VAS评分均较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P=0.000, P=0.000, P=0.002)。

基线和6周后膝关节骨密度变化特征(g/cm2)
BMD,骨密度; ROIs, 兴趣区域; ER, 康复组; CON, 对照组; MCF, 股骨内侧髁; LCF, 股骨外侧髁; MCT, 胫骨内侧髁; LCT, 胫骨外侧髁。*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 P<0.01;★与基线比较P<0.05,★★P<0.01.
主要结果: 6周后,对照组股骨外侧髁骨密度显著低于康复组,胫骨内/外侧髁骨密度均较基线有明显下降。
研究结论与临床意义
ACL断裂患者进行为期6周运动康复干预后,可有效延缓膝关节股骨外侧髁骨密度下降程度,增强肌肉力量,加快运动功能恢复,有利于促进重建韧带的腱骨愈合。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运动康复对ACL断裂人群膝关节局部骨密度变化的改善效应,为ACL断裂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及理念,为靶向康复机制研究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原文文献:
Wu Yue, Dai Ruilan, Zhou Yunan, Yan Wenqiang, Ren Shuang, Gong Xi, Ao Yingfang. The Effect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Muscle Strength, and Physical Function Outcomes in ACL ruptur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2025, In Press.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5.03.002.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爱KeAi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48006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