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王全意教授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Thomas Krafft教授团队合作,在Medicine Plus上发表了题为“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infectious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early warning”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全球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历史发展、当前现状及未来展望,为进一步完善全球传染病监测体系提供了全新思路。
传染病监测预警是防范和化解传染病疫情风险,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已将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
综述指出,传染病监测的核心理念在17世纪初步成型,涵盖数据收集、分析、解读与传播等关键环节。自1963年美国亚历山大·朗缪尔首次定义“监测”的概念以来,传染病监测已被确立为公共卫生实践的基本功能之一,并发展出被动与主动监测、基于指标与事件的监测、症候群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等多种模式。随着全球化加速,新发病原体跨宿主、跨地域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加,传统监测方式在应对新兴公共卫生威胁方面逐渐显现局限性。
针对这一挑战,该综述从“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涵盖病原、宿主、环境等多因素整合的跨学科早期监测体系的必要性。从病原、媒介、宿主、人和环境监测五个维度,文章详细阐释了新型传染病监测体系的框架及实施路径。同时,文章还深入探讨了传染病预警的技术路线,详细阐述了预警指标和阈值的选择、以及预警模型的分类,重点介绍了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为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图1 传染病监测预警整体框架
然而,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资源匮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和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强调,在未来,国际社会需进一步深化合作,优化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整合先进技术和大数据资源,加强跨学科协作,共同筑牢全球公共卫生防线,应对新发传染病带来的威胁。
本研究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王全意教授担任通讯作者,沈莹研究实习员及刘永红助理统计师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培养计划(领军人才-01-02)及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41100009024047)等的支持。
文章信息
Ying Shen, Yonghong Liu, Thomas Krafft, Quanyi Wang.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infectious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early warning. Medicine Plus, 2025,
100071 https://doi.org/10.1016/j.medp.2025.10007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950347725000027
相关阅读
Medicine Plus | 浙江大学刘冲展望文章:“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神经成分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Medicine Plus | 杜斌/翁利/陈宏达团队合作研究揭示中国住院非儿童癌症患者脓毒血症负担及趋势
Medicine Plus | 王建枝教授团队综述:磷酸化tau蛋白靶向疗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Medicine Plus | 清华大学蓝勋等展望文章:细胞游离DNA在精准肿瘤学中的挑战与前景
Medicine Plus | 赵国光教授等团队综述:癫痫中的血脑屏障损伤:白蛋白渗漏和星形胶质细胞网络异常
Medicine Plus为开放获取、同行评议的国际综合医学英文期刊,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医学高端品牌。期刊发表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影响力的研究结果、权威综述、专家共识以及具有洞察力的展望和评论,涵盖广泛的医学科学与技术领域。报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生物医学各学科基础研究
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
临床研究和试验
药物发现与递送
医疗装备/器械与技术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卫生政策
转化/精准医学
新兴医学交叉领域(医学+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期刊网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medicine-plus
投稿网址|https://www2.cloud.editorialmanager.com/medp/default2.aspx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