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爱KeAi
儿童玩具中铅对塑化剂经皮暴露及风险评估的影响 精选
2025-1-15 14:05
阅读:3562

环境介质中污染物可以通过口部摄入、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其中皮肤接触是儿童玩具中污染物人体暴露的重要途径。玩具中的塑化剂和铅的单一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复合污染的趋势下,多种污染物联合暴露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探索铅对塑化剂经皮暴露的影响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团队通过体外模拟实验分析了塑化剂(包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和替代塑化剂)和铅的经皮生物可给性;利用皮肤细胞模型研究了铅对塑化剂经皮渗透的影响;结合体外模型和皮肤细胞吸收模型计算了单独暴露和铅联合暴露下塑化剂的经皮吸收因子(ABS),从而评估了儿童玩具中塑化剂的人体健康风险。研究发现,相比人工汗液模型,人工汗液皮脂模型中的塑化剂展现了较高的经皮生物可给性。在各种塑化剂中,DEHP显示了最高的经皮生物可给性。皮肤渗透实验结果表明,DEHP在皮肤细胞中发生了代谢,且MEHP是其主要的代谢产物;相较于单独暴露,铅联合暴露下DEHP的累积渗透率值增加了12.40%~14.63%,DEHT的累积渗透率值增加了8.35%~9.84%。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单独暴露和联合暴露两种情况下,儿童玩具中塑化剂均不会引起不可接受的风险(HQ远小于1)。但是,铅联合暴露下塑化剂的HQ值远大于塑化剂单独暴露条件下的HQ值,说明在铅联合暴露下玩具中塑化剂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升高,需要引起关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Emerging Contaminants上。

图片3.jpg

1. 儿童玩具中塑化剂的经皮生物可给性

图片4.jpg

2. 塑化剂在不同暴露条件下随时间的累积渗透率

文章信息

The effect of lead on dermal exposure of plasticizers in toys and associated risk assessment

Chaoli Yuan, Mantuo Huang, Jiajia wan, Zijia Hong, Jiwen Luo, Lixuan Zeng, Yu Bon Man, Bingyan Lan, Xiaomin Yan, Yuan Kang

Emerg. Contam., Volume 11, 2025, 100432.

https://doi.org/10.1016/j.emcon.2024.100432

通讯作者简介

 image.png

康园,博士,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污染物人体暴露与健康效应方面的研究。

 

Emerging Contaminants期刊介绍

image.png

Emerging Contaminants是世界领先的研究解决由新兴污染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期刊,该刊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Emerging Contaminants所有文章将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一经收录将发表在月活用户超过1700万的ScienceDirect平台,供领域内的学者、及全球读者免费阅读、下载及引用。

目前,期刊已被ESCI、Scopus、DOAJ等数据库收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爱KeAi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46891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