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植物学的证据表明东亚常绿阔叶林在形成与演变上存在时空上的差异
最湿季降水量超过600毫米是东亚常绿阔叶林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因素
东亚常绿阔叶林形成与演变的时空差异性与亚洲季风的形成与演变密切相关
常绿阔叶林 (EBLF) 是东亚最具特色的生物群落,它们对东亚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常绿阔叶林的历史形成与演变及其潜在环境驱动因素,对于保护该地区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常绿阔叶林何时出现,如何演变是一个饶有兴趣的科学问题,备受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关注。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常绿阔叶林起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而近些年的古植物学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在东亚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分子"系统学所推测的时间,常绿阔叶林在中始新世就已经出现于中国南部,而在中国西南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也出现了常绿阔叶林。此外,更加完整的植物化石记录和高质量的地质年代学,使我们能够对常绿阔叶林,在时空上的形成与演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是现代东亚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类群,俗称「四大金刚」“,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周浙昆介绍道, “东亚常绿阔叶林的形成与演变,与季风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因此,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群的类群组成、古气候和古植被是识别常绿阔叶林出现的重要指标。”
此外,最湿季降水量(PWetQ)超过 600 毫米对常绿阔叶林的出现与维持起着关键作用(灰色轮廓线)
该研究收集了东亚四个地区(中国西南部、华南地区、中东部和日本)的新生代古植物数据,重建了常绿阔叶林主要类群的化石历史,重建了古气候,并分析查找了与化石植物群最相似的现存植被。
“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石植物群在地质历史时期呈现了常绿阔叶林的面貌,再结合主要类群(对于群落类型有决定性作用的类群,主要是壳斗科和樟科)出现的时间和化石点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断出常绿阔叶林的出现具有不同的时空模式” 周浙昆补充道。
该研究还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Paul J. Valdes教授和Alex Farnsworth博士合作,他们和李树峰博士共同运用哈德利中心耦合模型,进行了古气候模拟。
通过对古气候的定量重建和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最湿季降水量(PWetQ)超过600毫米是东亚常绿阔叶林出现和维持的重要因素。结合亚洲季风的最新研究,推测亚洲季风多阶段演变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于东亚不同的地区。
周浙昆最后总结说“与之前关于常绿阔叶林起源的观点不同,我们的研究强调东亚常绿阔叶林是异时、异域差异化起源,不同地区常绿阔叶林起源时间不同。”
该项研究已发表在期刊Plant Diversity,供相关领域学者阅读、下载及引用:
Zhao,J.G., Li,S.F., Huang,J., et al., Heterogeneous occurrence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in East Asia: Evidence from plant fossils. Plant Diversity
https://doi.org/10.1016/j.pld.2024.07.004
期刊及主编介绍
Plant Diversity 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英文期刊。期刊专注于植物学学科的研究,坚持植物多样性的定位,突出区域特色:坚持立足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并面向全球。期刊主要刊发围绕植物多样性保护(含植物生态学)、以及相关研究的高质量论文。
期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副所长担任。
2024年发布的最新 Impact Factor: 4.6,CiteScore: 8.3。
目前期刊已经被PubMed Central、SCIE、BOSIS、DOAJ、Scopus 等重要数据库收录。
主编:吴建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植物与昆虫互作以及植物与寄生植物互作的研究。在野生烟草、拟南芥和玉米等植物中,克隆了大量具有重要抗虫调控作用的基因,如SIPK、WIPK、CDPK4、CDPK5等,大大拓宽了人们对植物抗虫分子机制的了解,也为农作物抗虫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以寄生植物菟丝子为研究对象,深入从基因组学、菟丝子与寄主间物质和信号交流、菟丝子的寄生生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了解寄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和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防控寄生性杂草也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推荐阅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爱KeAi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44869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