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日益受到关注。土壤真菌作为重要的分解者和病原体,对植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研究领域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植物如何通过其根系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来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功能?本研究通过探讨植物物种丰富度和根系经济空间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见解。
德国莱比锡大学植物学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和德国综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一项草地生物多样性实验中,旨在厘清根系特征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对腐生菌、植物病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在根系性状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密切相关。具体而言,植物物种丰富度对真菌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根系经济空间中的合作与保守梯度则是不同真菌类群组成的强驱动因素。研究还发现,腐生真菌在具有“慢”根系性状的物种丰富植物群落中最为多样,而植物病原真菌在具有“快”和“DIY”根系性状的群落中最为多样和丰富。这些结果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和根系经济空间共同决定了植物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及其在植物适应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首次将根系经济空间理论与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联系起来,揭示了植物根系性状策略与土壤真菌多样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ele.7003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5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