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霁罡
126 新坐井观天
2022-9-12 00:29
阅读:1391


难得过了八月十五萨屯还有这么温暖的朝阳。用过广式荔枝红茶配祥德斋点心,就到后院修修树,渴了就摘两个李子。忙活一圈后,坐在露台上,抬头看看天上南飞的大雁,低头欣赏一下自己打理的小院,想想离自己最近的大城都在千里之外,猛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像极了千百年来被人们诟病嘲笑的井底之蛙?十五年美好的萨屯生活让我提起笔,写篇《新坐井观天》给井底之蛙正正名。

天上的飞鸟嘲笑井底之蛙大概是是因为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广。可是天虽高地虽广,还不是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缥缈孤鸿影”?反观井底之蛙,居不愁且冬暖夏凉,食无忧且天然环保。衣食无忧,必然有得闲情逸致,或许也可夜观天象,寒来暑往间保不齐就成了专家。想我十五年来的萨屯生活,大部分是往返我这个小院与萨大这个大院之间,最多的时候是在加拿大光源这个不大却也不小的加拿大第一个大科学装置里,寒来暑往间就是用着吸收谱,以及吸收谱成像,而且还一直局限在软X射线范畴,这么多年的坐井观天下来,对这一方天地还是有了些许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回想当年作为吸收谱研究上的小白,也是靠着井底之蛙特有的自不量力,特有的心里舒适感,才开启了这十几年的科研征途上的跋涉。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天多高地多广,或许早就自废武功一边呆着去了。科学研究不仅拼智力,体力,也要拼些许的勇气,这一点,井底之蛙是模范,可以借鉴。

坐井观天,近,可以享受每一天的快乐,远,可以遥望星尘大海,何乐而不为?

2022-09-11 于萨斯卡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霁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8975-13549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