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新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9)
2025-5-5 06:55
阅读:572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9)

前记:

本博客的前一篇文章是《中国台湾地区狂犬病流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挑战》。如该文所述,台湾地区自1959年起,60多年来未出现人类狂犬病本地病例,成为狂犬病的非疫区。2013年在台湾首次发现野生动物狂犬病,但疫情只局限于山区,未扩散至都会地区。2016年,在台湾的东亚家蝠中还发现了一种尚未分类的新型狂犬病毒:台湾蝙蝠丽沙病毒(TWBLV)。总之,台湾地区在狂犬病的防控和研究方面还是有较高水平的。

现译介台湾的4位相关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专业杂志上联名发表的一篇综述论文(见文末的“原文信息”),可用于评估台湾目前对狂犬病的认知和研究水平。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9)

Inf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Rabies Viruses

4.讨论

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尤其是狗)咬伤传播;因此,对动物进行暴露前预防是关键举措因为人类不是狂犬病的传播载体。除了器官移植的情况外,暴露前预防仅适用于有职业风险的人群,而暴露后预防对于预防人类狂犬病病例来说至关重要。动物疫苗的研发应该侧重于暴露前预防。然而,与动物狂犬病疫苗不同,人类狂犬病疫苗的研发侧重于暴露后预防的临床应用。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到 2030 年根除狂犬病的目标,应该突出新型狂犬病 / 狂犬病毒疫苗的研发成果和优势。

传统动物疫苗面临的挑战,包括覆盖范围不足、安全性问题、长期有效性存疑以及耐药性等,可能会成为动物狂犬病防控推广的障碍。幸运的是,一些新型候选疫苗可以克服这些限制;例如,一种相对安全且含有佐剂的灭活疫苗能够提高效力;一种口服减毒疫苗能够扩大接种覆盖范围;一种基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疫苗有可能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且耐药性较低的疫苗。因此,尽管冷链要求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对于野生动物而言,口服的基于 mRNA 的疫苗在未来可以被视为一种潜在的动物狂犬病疫苗

目前的人类狂犬病疫苗通常被视为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性疫苗,因为它们通常用于暴露后针对狂犬病毒的免疫接种。在接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后及时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原因在于狂犬病疫苗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病毒感染无效,尤其是在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之后。目前的人类狂犬病疫苗(例如,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HDCV)、仓鼠肾细胞疫苗(HKCV)纯化鸡胚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PCECV))存在一些缺点,包括免疫反应不完全、有副作用、需要多次接种以及成本高昂。因此,纯化 Vero 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PVRV)已成为疫苗研发的合适对象,以便提高效力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Vero 细胞的优点包括能够进行多次分裂而不衰老、不含有动物或人类成分,并且残留的 DNA 含量低。此外,Vero 细胞易于在培养基中以低成本进行培养,并且可以进行纯化和冻干处理,以用于生产狂犬病疫苗。为了提高效力,可能需要将 PVRV 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联合使用。然而,HRIG 通常难以获取且价格昂贵,并且在一些研究中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性。与 HRIG 相比,佐剂(例如,PIKA)和单克隆抗体(mAb)更容易获得,价格低廉且安全。因此,添加佐剂或单克隆抗体组合可能是不使用 HRIG 的狂犬病疫苗的一种替代选择。

除了 PVRV 之外,基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疫苗是另一种很有前景的人类狂犬病疫苗候选者,尽管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在临床试验中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02]。基于 mRNA 的疫苗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如下:(1)安全且耐药性较低,因为只使用了病毒遗传物质的一小部分;(2)接种剂量低;(3)狂犬病毒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最小;(4)插入突变的风险低;(5)效力高;(6)开发周期加快;(7)具有低成本生产的潜力 [103, 104]。此外,在一些动物研究中已经表明,基于 mRNA 的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针对狂犬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05-107]。

目前用于人类的 mRNA 疫苗主要通过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为了减轻疼痛、降低压力、控制成本以及减少对专业接种的要求,包括口服和气雾剂递送(例如,鼻内和口服吸入)在内的非侵入性给药途径正成为动物疫苗的首选途径。因此,应该设计新的载体,以提高用于这些非侵入性给药途径的 mRNA 疫苗的效力和稳定性。科学家们必须评估天然动物中由 mRNA 疫苗引起的不良事件和过敏反应。此外,还需要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递送工具(例如,纳米颗粒、病毒、病毒样颗粒),以保护 mRNA 疫苗在动物体内不被消化和变性。目前,由于需要昂贵的递送工具和冷链,mRNA 疫苗的成本仍然很高。如果未来能够以低成本和高质量开发出 mRNA 疫苗,这对于预防人类和动物狂犬病来说将极其重要。

全文完

原文信息

 Chen, S.-J.; Rai, C.-I.; Wang, S.-C.; Chen, Y.-C. Inf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Rabies viruses.    Microorganisms2025,13, 380.  https://www.mdpi.com/2076-2607/13/2/380.

相关博文:

中国台湾地区狂犬病流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2025-04-23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1) 2025-04-24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2) 2025-04-26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3) 2025-04-28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4) 2025-04-29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5) 2025-04-30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6) 2025-05-01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7) 2025-05-02

狂犬病毒的感染及预防(台湾学者的综述论文)(8) 2025-05-0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严家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14844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