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6)

已有 682 次阅读 2024-3-19 16:58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免疫学(Immunology )(6)

这是大型权威学术专著《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的第11章,作者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Monique Lafon博士。 

11.2 狂犬病毒的先天免疫反应(4)

RABV innate immune response)

11.2.2外周的先天免疫反应(2)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the periphery) 

然而,与减毒株相比,毒力强的RABV株似乎触发较弱的DCs(树突状细胞活。实验采用高度减毒重组狂犬病病毒(rRABV)进行基因修饰,允许表达趋化因子或G蛋白的多个拷贝,以寻找更有效的狂犬病疫苗。这些RABVs 比亲本rRABV株更能激活外周的 cDCs  (Li, McGettigan, Faber, Schnell, & Dietzschold, 2008;Pulmanausahakul et al., 2001;Wen et al., 2011)。比较犬RABV毒株(来自尼日利亚一只狗的DRV-NG11 或来自墨西哥一只狗的RABV)和高度减毒重组RABV毒株(CVS-B2C或TrisGAS毒株)激活 DCs的能力的实验表明,与减毒RABV毒株相比,犬RABV毒株在体外对 DCs的刺激较差,因此引发的抗体免疫反应低于减毒RABV毒株 (Gnanadurai et al., 2015; Yang et al., 2015)。来自墨西哥的犬RABV毒株对DCs 的激活较差是由于该病毒与 DCs 的结合程度较低(Yang et al., 2015)。这些数据表明,DC激活与RABV毒株的致病性呈负相关

在臭鼬感染野生型RABV毒株实验中发现,在注射部位肌肉细胞可被感染(Charlton & Casey, 1979,1981)。在体外,日本八尾町西原NishigaharRABV毒株及其衍生株Ni-CE毒株小鼠成肌细胞G-8细胞可再现肌肉感染,这两个毒株然后在小鼠肌内注射后可分别引起致死性感染和亚临床感染。与NI-CE相比,只有八尾町西原NishigaharRABV毒株在肌肉细胞中触发稳定的病毒复制(Yamaoka et al., 2013, 2017)。研究表明,Nishigahara RABV株的磷酸化蛋白的INF拮抗剂主要通过磷酸化蛋白的 N端截断异构体促进肌肉细胞感染并进入周围神经(Okada et al., 2016;Yamaoka et al., 2013,2017)。这些观察结果表明,RABV毒株感染肌肉细胞的能力与毒株的致病性相关。

因此,似乎毒力强的RABV毒株在进入体内后,利用特定的机制使其至少部分地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反应。这些机制可能有助于限制病毒颗粒的早期消除,并促进病毒进入NS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Anthony R. Fooks & Alan C. Jackson主编,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简称《狂犬病(Rabies)》。该书最新版(第4版)共有22章,732页,由Elsevier Inc.旗下的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出版。Rabies - 4th Edition | Elsevier Shop 。

相关博文: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2020-6-29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1) 2024-03-10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2) 2024-03-12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3) 2024-03-14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4) 2024-03-15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5) 2024-03-1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1425953.html

上一篇:狂犬病毒的免疫学(5)
下一篇:狂犬病毒的免疫学(7)
收藏 IP: 76.33.21.*|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