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顶尖“病毒猎手”有意介入,
杭州女孩“脑死亡”病因能否揭晓?
这个病例的影响已超越国界,此病例的病因迟早会被彻底披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果还有人出于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有意或无意地阻挠整个案例真相的披露,相关当事人必须考虑他们所应承担的后果。
本月中旬以来,杭州女孩“狂犬病”“脑死亡”疑似病例成为网络上一个热点,杭州女孩的命运牵动着中国和全世界无数人的心。海外英文媒体也广泛报导了此病例,并与全中国人民一起关注着女孩的病情和相关事态的发展。
患者自11月13日开始逐渐进入昏迷状态,16日开始出现瞳孔散大,此后一直靠呼吸机等急救设备维持生命,目前仍一直处于疑似“脑死亡”状态。
该病例到底是不是狂犬病?该病例是否可确定已经脑死亡?该病例的病因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12月15日,本人作为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狂犬病诊断标准(2008)》主要起草人之一,在腾迅新闻网页上发表个人观点:关于杭州女孩狂犬病脑死亡疑似病例的讨论:可能根本与狂犬病无关(https://xw.qq.com/cmsid/20201215A0D9IG00)。
我怀疑此病例不是狂犬病的最重要的依据可举出3条:
1. 狂犬病毒的来源:此病例违背了狂犬病的十日观察法的原理。
2. 狂犬病的诊断,此病例的确诊证据尚不充分。
3. 狂犬病的预后:狂犬病发病后通常在半月内死亡,从无引起脑死亡并长期成活的先例。
我认为,此病例如果与狂犬病有关,则由相关专业人员调查落实后,该病例将是可改写WHO相关文件和国际上有关狂犬病的专著和教科书内容的重大发现。
本案例中女孩长期处于昏迷状态是事实,而秋天是多种脑炎性疾病流行的季节,要找出确切的病因也确实不容易。应当由有实验室研究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早给出有权威的结论。此病例很可能根本与狂犬病无关。如能及早有权威的结论,则可避免误导广大群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盲目的行动。
这个案例特别是在全国的恐狂症患者中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原本已走出误区的患者又开始恐惧起来,误认为此案例证明狂犬病的十日观察法被推翻了。因此,此案例如果能彻底搞清楚,将对十日观察法等正确观念的宣传和普及有极大的好处。
目前,此病例也引起了被誉为世界顶尖“病毒猎手”的张永振教授的关注。
上海复旦大学的张永振教授有意向与女孩目前所在的医院开展科研合作,彻底调查病因。如果有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张教授的介入,相信此病例的真正病因一定能很快水落石出。
张永振教授现在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在相关专业的学术圈子之外张教授鲜为人知,然而在国际学术界,张永振教授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不下于钟南山。
张永振教授近年一口气发现了二千多种新病毒,是全球发现新病毒最多的奇人,被誉为世界顶尖“病毒猎手”,又是在全球首先公布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作出精准判断的人。
张永振教授今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ature(自然)》于本月16 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年度科学人物之一。
NATURE的相关报导称,张永振为新冠病毒基因组公布者。1月12日,张永振向全世界公布了在中国武汉引起肺炎样疾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作出精准判断,系全球最早公布该病毒序列的团队。此举为全球抗疫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一天是COVID-19爆发史上最重要的一天,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转折点。
张教授最热心也最善于发现和鉴定新病毒,而杭州女孩病例急待找出病因。是否可能有一种新病毒等着张教授来发现、鉴定或排除呢?但愿这不是一种新的病毒。
人的狂犬病在患者死亡前是较难进行确诊的。如果不是狂犬病,则其他的病多少还有生还的希望。绝不要因为误诊而错失生还的希望。如果女孩死后确诊不是狂犬病,而是另一种本来可以救活的病,但却被耽误了,那应该怪谁?
接诊的医院很早就宣布该女孩已“脑死亡”。脑死亡是全脑功能包括脑干功能不可逆终止。不管是什么病引起的脑死亡,宣布脑死亡实际上与确诊狂犬病一样,都是宣判死刑!
现在的问题是,如医院能确诊女孩已脑死亡,就肯定无挽救的希望,似乎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抢救了。如果不能完全确定脑死亡,现在对该病例关注的重心就应当转移到寻找狂犬病以外的其他病因上。医院方完全应当更积极地寻找和证实其他病因,进行更多的针对其他病因的检测!
这个病例的影响已超越国界,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人都一直在关注杭州女孩的病情和相关事态的发展。此病例的病因迟早会被彻底披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果还有人出于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有意或无意地阻挠整个案例真相的披露,相关当事人必须考虑他们所应承担的后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