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拟在前期工作[1-3]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探究25℃时化学反应“C(金刚石)→C(石墨)”中相关物质的标准化学势及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原理,供参考.
纯固相物质化学反应“A(s)→B(s)”的热力学等温方程
对于纯固相物质化学反应“A(s)→B(s)”,其热力学等温方程参见如下式(1)所示:
ΔrGm(T)=ΔrGθm(T)+RT·lnJ (1)
式(1)中热力学平衡常数(Kθ)及反应商(J)的定义式分别如下:
(2)
(3)
式(2)及(3)中“neq(A,s)及neq(B,s)”代表平衡时A、B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s)及n(B,s)”代表
任意时刻A、B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另nθ=1mol,下同.
2. 凝聚相物质标准化学势(μθ)及化学势(μ)的热力学计算原理
对于纯固相物质化学反应“A(s)→B(s)”,热力学规定:
(4)
ΔrGθm=-RT·lnKθ (5)
将式(2)代入式(5),并整理可得:
(6)
式(6)结合式(4),并推理可得:
(7)
(8)
式(7)及(8)即为纯固相物质A与B的标准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公式.
又依热力学基本原理可得:
(9)
式(4)、(7)、(8)及(9)结合式(1)可得:
(10)
(11)
式(10)及(11)即为纯固相物质A及B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公式.
3.“C(金刚石)及C(石墨)”标准化学势及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实例
[例]. 试计算25℃时化学反应“C(金刚石)→C(石墨)”在下列两种情况下,C(金刚石)及C(石墨)的标准化学势及
化学势;①初始金刚石的物质的量为1mol,石墨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②初始金刚石的物质的量为2mol,石
墨的物质的量为3mol;并且已知该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θ=3.2217.
3.1“C(金刚石)及C(石墨)”标准化学势及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一)
3.1.1 “C(金刚石)及C(石墨)”标准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
C(金刚石) → C(石墨)
初始/mol 1 0.5
平衡/mol 1-x 0.5+x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2)可得:
由上式可解得:x=0.6447(mol)
由式(8)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可得:
=-0.3350kJ·mol-1
由式(7)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可得:
=2.5651kJ·mol-1
3.1.2 “C(金刚石)及C(石墨)”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
由式(11)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并计算可得:
=-2.0532kJ·mol-1
由式(10)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并计算可得:
=2.5651kJ·mol-1
3.2“C(金刚石)及C(石墨)”标准化学势及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二)
3.2.1 “C(金刚石)及C(石墨)”标准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
C(金刚石) → C(石墨)
初始/mol 2 3
平衡/mol 2-x 3+x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2)可得:
由上式可解得:x=0.8156(mol)
由式(8)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可得:
=-3.3194kJ·mol-1
由式(7)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可得:
=-0.4195kJ·mol-1
3.2.2 “C(金刚石)及C(石墨)”化学势的热力学计算
由式(11)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并计算可得:
=-0.5961kJ·mol-1
由式(10)可得: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并计算可得:
=1.2987kJ·mol-1
4. 结论
⑴,
;
⑵,
;
⑶“C(金刚石)及C(石墨)”的标准化学势及化学势数值与系统中“C(金刚石)及C(石墨)”的初始投入量相关.
参考文献
[1]余高奇.凝聚相反应热力学等温方程的应用实例.科学网博客,2025,3,10.
[2]余高奇.凝聚相反应“C(金刚石)→C(石墨)”的热力学过程解析.科学网博客,2025,2,10.
[3]余高奇.凝聚相反应热力学等温方程的构建.科学网博客,2024,12,0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