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作为我国重点大学,学历光环非常明显,且学费非常便宜。
但今年就有这样一所211高校,在进行了四次征集志愿后依旧没有学生愿意报考。它就是——天津医科大学,一所拥有七十余年历史的医学名校。这一现象不禁令人质疑,“铁饭碗”难道不香了?
中国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诞生
天津医科大学(简称:天医)的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创建的天津医学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的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标志着中国医学教育自主发展的开端。
首任校长朱宪彝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家,被国际学者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他带领师生们艰苦创业,实行边建校边办学的模式,为学校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1年5月,为加快筹备并尽早招生,天津市政府委托南开大学举办天津医学院预科,由南开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承担医预科的教学任务。这种创新模式为学校早期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
图源:天津医科大学官微
1993年,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次年6月正式成立。这次合并使学校实力大增,为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步入21世纪初,中国高校开启合并浪潮,许多知名医科大学纷纷并入综合性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
而天医却选择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没有并入天津大学或南开大学。这一决定使它成为当时唯一一所“211工程”医科大学,可谓风光无限。
超雄厚的学科实力
天医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高起点的办学定位,足以见得它在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收获的成就显著。拥有7所直属医院,全部都是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实力十分强悍,是我国北方医疗的核心力量。
在科研方面,学校在肿瘤、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产生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临床科研成果。包括临床医学在内,9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临床医学(肿瘤学科群)成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还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图源:天津医科大学官微
而这一切,离不开天医强劲的师资团队。
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多位高层次人才。并且学校拥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的各层次医学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突破困境?
然而就是这样的天医,今年却出现了招生困境。
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吸引力不够,不少家长和考生认为,学护理不需要到本科院校,哪怕是211高校,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与医生不同。再就是国家专项计划的限制。部分专业属于国家专项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学生招生,符合专项计划要求且选科匹配的考生数量本来就不多。
面对新的挑战,天医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学校正借助AI平台构建多组学数据库,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等多元数据,深入探索疾病发生的内在规律。
2022年6月,学校举办了首届医学技术海河创新论坛,旨在打造突破医学科学壁垒的前沿医学技术交流平台,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医学技术发展。
学校还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参与了天开高教科创园的建设,成立天津医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从400余项有效专利中,梳理可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
天津医科大学作为我国唯一的211医科大学(不含军队院校),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优秀医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继续秉持“德高医粹、求真至善”的育人理念,坚持医学教育的本质和使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艾思科蓝AiScholar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9916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