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chol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scholar

博文

曾创造我国数个第一!这所中西部211,王牌专业居然是「铁公鸡」?

已有 883 次阅读 2025-2-12 11:0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天府之国成都,坐落着中国第一所铁路高等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作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接班人,她历经合并、更名、迁徙,百余年风雨洗礼,成功保存下了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的火种。

在过去,她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现在,她是轨道交通领域的大哥,更是中国高铁梦的牵引者。

百年学府,见证中国铁路的腾飞

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96年。当时我国的铁路技术由西方列强把控,时任总督兼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上书光绪皇帝,创立铁路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由此诞生,这就是西南交大的前身。

作为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学校一路的发展可谓坎坷不已。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到西南交大,前后一共经历十八次搬迁,十七次更名:

  • 1900年,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被迫停办

  • 1905年,在唐山复校并更名为唐山铁路学堂

  • 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

  • 1908年,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

  • 1912年,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

  • 1913年,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 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 1928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

  •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校园被日军占领

  • 1938年,学校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

  • 1944年,学校学校迁往四川璧山办学

  • ......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交大的师生拖着包袱、课本、沉重的身体和悲伤的心情,屡次搬迁。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迁回唐山原址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交大还迎来过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称呼。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将学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640.jpg

图源:西南交通大学官微

西南交大作为由教育部、国铁集团共建的211、双一流、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和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台湾交大本质上是一个家族。同时,西南交大和上海交大也是我国“交通大学”最早的两大源头。

一直以来,西南交大都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称,尤其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声誉颇高,毛主席曾亲笔为其题写过校名。

无数个首台、首辆、第一由西南交大创造,面向广阔天地,为连接天涯海角而结出的硕果,这也正印证了其“竢实扬华”的精神。

640 (1).jpg

图源:西南交通大学官网

科研先锋,引领轨道交通的未来

细数西南交大过往的辉煌时刻,几乎涵盖了中国交通所有方面。

第一条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第一条地铁、首批内燃机...无一不彰显着西南交大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由校友詹天佑任总办兼工程师。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由校友茅以升主持建造。

世界上路线最崎岖、地质最坚硬、地形最复杂的公路:滇缅公路,由校友李温平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

中国第一段沥青路面铺设工程:在滇缅公路保山、下关段,由校友李温平主持。

中国第一架运输飞机:C0101运输机,由校友林同骅主持设计并亲自参与第一次试飞。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西南交通大学参与建设。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由校友杜庆萱主持设计。

中国首批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教研组主任刘钟华教授带队研制。

世界首辆高温超导载人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由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由校友卢春房、张鲁新等主持设计。

世界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核心技术由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核心技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

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主持研制、翟婉明院士担任总设计师。

世界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由西南交通大学与中车大同联合研制,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学校正式启用,展示了西南交通大学在磁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西南交大犹如一辆飞速行驶的高铁,向着交通领域的无人之境轰鸣前行,填补那一片空白,留下属于自己的足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她鲜明的办学特色。

640 (2).jpg

图源:西南交通大学官微

西南交大以工学为主体,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多个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格局。轨道交通学科群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已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她所获得的轨道交通领域国家科技奖励的总数,赫然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第一,被称为高速铁路行业的“黄埔军校”。

学校现设有33个学院(中心)等二级办学单位,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完备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她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A序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遥感技术等进入世界前50强。

作为学校交通特色的重要支撑,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

这也就是标题说到的,西南交大的王牌专业「铁公鸡」。

另外,她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不愧是我国工科教育鼻祖之一。

教育卓越,培养一流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都出自西南交大。学校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5位海内外院士和38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邓小平同志也曾给予西南交大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包括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预应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黄万里等,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640.png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6月1日7版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设有“茅以升学院”,以专业学院“卓越工程师拔尖班”为主轴+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竞赛,在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第七轮总榜中,西南交大获奖数量高居全国第八。

因为与铁路有密切关系,每年国铁、中铁、中车集团都会来校专场招聘,毕业生入职国企比例达到66%左右,相当惊人。

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到今日西南交大,学校通过纵横四海的交通建设,让人们可以跨过山海,见天地,见众生,见万物。

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学府,正以它深厚的历史底蕴、雄厚的学术实力、丰富的校园文化、广阔的国际视野,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轨道交通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日话题:

在你心中,你觉得谁才是交通大学No.1?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72651.html

上一篇:导师完全不指导情形下研究生科研自救指南
下一篇:双非硕士考博难?女硕士用两年博士陪跑经历告诉你
收藏 IP: 113.111.18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