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AEIC学术交流中心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2025指南” 可查看完整版),作为一个5年拿到三个国自科基金的幸运儿,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唠唠申请基金这个事儿。
「600+份国自然基金中标标书」
扫码添加好友即可免费领取【600份国自然中标标书】
👇👇👇
先来几道开胃菜,一起品品。
问: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老了?
答:当我发现自己今年已经不能申青年基金的时候。
问:你觉得国自科基金的哪一部分最容易写?
答:申请人基本信息。
问:你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人缘还不错?
答:当好多人都来问我能不能给他们做项目组成员的时候。
问:那么你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朋友不够多?
答:当我发现没人愿意做我项目组成员的时候。
问:你认为国自科基金匿名评审有意义吗?
答:有。这样就算我写的不好也没人知道那是我写的。
说完段子,我们开始讲干货
动笔之前,请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须知
如果说项目申报书出现了创新性不足,研究方案不合理,研究思路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可以理解。因为这些都需要时间精力去慢慢积累,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可是每年都要一批人倒在形式审查上面,这就让人不得不觉得可气又可惜了。
因为申报书的填报要求都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摆在那,但是申报者们却大多置若罔闻,一意孤行,甚至心存侥幸。
申报书的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填报要求,不是教条,不是死板,更不是挑战你阅读理解的能力,基金委想考验的是你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重视程度。
规定动作就是按照规定做的动作,如果连基本的规定动作你都不能按要求完成,你怎么让人相信给你资助后,你会老老实实的做项目呢?
没有哪个评审人愿意把基金给一个自由散漫,自以为是的研究者。
你的优秀只是必要条件,关键是如何讲好你的故事
很多青年才俊说,我可是名校毕业啊,我也有几篇拿得出手的好文章,为什么我就是中不了基金。名校毕业,有好文章,只是说明你的研究基础不错,而基金能不能中,更看重的是,研究者不仅要有好的研究基础,更关键的是具有利用这些研究基础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报书是由问题引导的,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形成的知识图谱。这个问题从何而来,要研究者自己去寻找,并且得到评审人的认可。
明确的要求申报者提出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最好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最好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或者是具有重大的工程技术需求,这也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
明确问题之后,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给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对可行性进行论述,给出具体的研究进展,预期将得到怎样的研究成果。
具体就是让评审人明白你要做什么研究,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拟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可能得到什么研究成果,这些问题都回答好了,基本上申报书也就成了。
申报书是你综合实力的体现
申请书能不能中,看上去是个偶然的结果,但实际上是你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综合实力是否过关的必然结果。
如果前期研究积累足够,对于专业领域内研究动态的把握精准,申报基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靠你过年期间,不问家乡亲友,埋头熬夜写个本子就能搞定的事情。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但是相对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公平性公正性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事情,尽管不排除这里面有个别的关系等起作用。
选择了科研这条路,申报基金只是一个副产品,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科研实力,挑战更多的未知问题,并享受这个过程。不要讲申报基金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割裂,而应该是自己科研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无论中与不中,你的科研都将继续按照预定的路线走下去。
申报书成稿以后几项操作须知
1、申请书写好后,要反反复复地修改,要达到句不得删,字不得减的程度,读完之后,一定要对自己忍不住感叹,这神来之作是谁写的啊!我一直记得导师的一句话,一个本子不经过十几二十遍地修改,是不能拿出去的;
2、要把本子勇敢地拿出去征求意见,不要怕人剽窃,不同人的研究方向、研究基础、甚至研究兴趣都有很大的差别,你如果真的有真正的创新点,别人光是看一个申报书本子,是绝对不可能剽窃的,轻易就能被人复现的本子,也没有太大申报的意义;
3、多听听大同行的建议,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提前做了一个同行专家评审。真正评审的时候,肯定也不都是小同行,让内行看懂你的本子不是难题,难在外行也能看懂并且认可你的本子。集思广益,肯定较闭门造车出来的申请书更具有竞争力;
4、最后申报书调整版面,层次分明,版面简洁、制作精美,要让评委感到赏心悦目。现在社会,大家都挺忙的,尤其是能当评委的大牛们,更是惜时如金,尽量换位思考一下,如何让评审人用最少的时间就看到你想让他看到的东西,给出你想要他给出的评价,这个事儿挺重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艾思科蓝AiScholar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6922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