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AiScholar
野外勘探发掘恐龙化石是一种什么体验?
2025-1-15 14:20
阅读:383

作者简介:

姓名:李敦景

研究领域:文物博物馆学和恐龙学。

那年,我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同仁们踏上了野外勘探与发掘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115140711.jpg

我们去了内蒙古二连浩特大草原,在这茫茫的大草原上,举目望去,无边无际。在如火如荼炙热狂野上,我们头戴太阳帽,身穿工作服,肩上背着个包,手拿地质锤,脚蹬地质鞋,似草原上的雄鹰,在瞪着眼四处搜寻,但不是在空中,而是在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

微信图片_20250115140732.jpg

在这茫茫的大草原上,怎么勘探寻找到恐龙化石呢?这是我们野外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野外勘探是第一位的,只有确认恐龙化石发掘点,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恐龙发掘工作。

我们派出了先头“部队”,提前走访了当地牧民,了解和查明了这里的古地理古地貌情况,确定了勘探与考察范围。

然后我们大“部队” 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行动,进入勘探范围

我们不畏艰险,下沟越岭,摸爬滚打,四处奔波。手拿着地质锤,不断地到处敲打,寻觅着恐龙化石标本。

在勘探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突发性的,离地而起,顶天而立的狂妄的黑旋风,朝着我们凶巴巴地扑面而来。

微信图片_20250115140845.jpg

面对这股黑旋风的咆哮与狂奔,我们会迅雷不及掩耳地躲藏在低洼的地方,怀揣着恐惧,等待着这股黑旋风疯过,我们再起身,继续自己的野外勘探。

我们继续紧紧地盯着地上,寻觅着恐龙化石标本。一旦发现,立刻在野外鉴定,看看该化石是菱形还是磨圆?

如果是菱形,那么它的周围可能还会有恐龙化石,需要继续试掘勘探,进而确定这里是否是个发掘点?是否可以发掘?磨圆的基本可以断定,是零星化石,没有发掘意义了。

我们就这样积极地去寻找着恐龙化石,经过我们的努力,恐龙化石必然会在我们面前袒露出来。

这里地表上零散的恐龙化石裸露的挺多,但是,值得发掘的点却不多。一旦发现确定是发掘点了,那么,大家就可以做好发掘准备,迅速地动手了。

内蒙地貌和山东及辽宁等其它地区不一样,内蒙是平原,而山东等地是较大沟壑或断崖。

勘探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到可以发掘的恐龙化石点,找到后,需要制定好发掘计划,然后,正式的发掘开始了。

微信图片_20250115140950.jpg

在内蒙大草原,我们选择好发掘的地点和范围,然后,我们握着手中锤子和凿子,尽力尽快地清除掉浮土层。到了化石层我们开始减缓挖掘速度,很认真地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地,慢慢地清理恐龙化石表面,我们把暴露出的恐龙化石进行野外鉴定,然后,确定发掘方案。

按发掘技术要求,把暴露出发掘好的恐龙化石下边地层,再往下挖,做好启出化石与地层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在恐龙化石上面打胶加固,然后,在其上面铺上纸张。长的骨骼再用木棒加固,再抹上一层石膏,再用麻袋片沾着搅合好的石膏再进行“包装”,这样把恐龙化石包裹在里面,恐龙化石就不会遭受损害了。

微信图片_20250115141219.jpg

“包装”好的恐龙化石外层石膏晾干之后,再编上号,启出来,运回到恐龙化石的修复室,这样恐龙化石野外发掘就算是全部结束了。

微信图片_20250115141317.jpg

我们在野外做这些勘探与发掘工作是很艰苦的,顶着烈日,面对风沙和阵阵旋风极为不易。但是,我们收获颇丰,许许多多的恐龙化石标本展现在我们面前。

野外勘探和发掘出的恐龙化石标本,虽然在野外有所鉴定,但是不一定十分准确。我们需要把包装好的恐龙化石,运回恐龙化石修复室,然后,从“包装”好的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地,认认真真地再修复好,恢复原貌,最后交给恐龙科研工作者,由他们再进行研究。

微信图片_20250115141436.jpg

恐龙科研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些标本,研究恐龙演化与消失,和恐龙同时代的其它生物分布与演化,以及恐龙时代的地球地质地貌与气候等等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同时,对于比较研究当今人类生存,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恐龙研究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现在已上升为恐龙学

恐龙学的基础就是野外勘探、考察与发掘,只有把这项工作认真地做好,获得了丰富的古生物资料和恐龙化石标本,那么我们才能去搞恐龙学研究,否则,都是空话。

通过野外勘探与发掘实践,我们认为:野外勘探发掘是恐龙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只有通过野外勘探与发掘,我们才能了解恐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1.通过地层,确定年代

恐龙化石埋藏在三叠纪晚期,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多万年,这都是因为勘探地层发现恐龙化石标本而确认的。

2.通过发掘,确定属种

只有通过野外发掘出的恐龙化石,才能提供给恐龙学者确切信息,所发掘出的恐龙化石是什么属种。

3.通过发掘,提供实物

只有通过野外发掘才能知道与恐龙一起产出有哪些生物?包活植物,这对于研究与恐龙一起生存的生物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4.通过发掘,了解地质

只有通过野外发掘,才能知道恐龙时代的地球地质地貌等环境是什么状况?给研究者提供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5.通过发掘,研究化石

只有通过发掘产出的化石,特别是恐龙化石的实物资料的研究,才能对于恐龙演化与消失,当时的地质地貌与恐龙学的关系等等做出客观的评述或结论。

总之,事实证明:野外勘探与发掘是恐龙学研究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恐龙学研究只能是空谈。

正由于我们始终抓住了这一基础工作,才有了今天恐龙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艾思科蓝AiScholar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6892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