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首都医科大学官网悄悄更新了“现任领导”栏 ——56岁的张罗成了新校长,还兼任党委副书记。

消息一出,不少医疗圈人直呼“意料之中”。毕竟这位新校长的履历,简直是“科研+管理” 双 buff 叠满的范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3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校长调整,吉训明任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饶毅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职务。8月15日,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吉训明院士已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从住院医到校长,成长太“开挂”
1993年,24岁的张罗从首医毕业,一头扎进北京同仁医院的耳鼻喉科。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后来成了中国鼻科学的 “代言人”。32岁时,他就当上了同仁医院鼻科副主任,是当时院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之一。2000年一次国际会议,让他看清了中国鼻科学与世界的差距,索性远赴美国做博士后。两年后,他带着两篇重磅论文和美国的高薪offer回国,理由很简单:“要让中国鼻科研究站在世界前排”。
回国后的晋升速度更惊人:36岁破格评上主任医师,38岁成博导,后来还拿到了医学、管理学 “双博士” 学位。如今他手上有566篇论文、34项专利,主持过15个国家级项目,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都拿过两项。
最牛的是,国际鼻科圈提起“Zhang Luo”都熟 —— 他牵头制定了我国4个鼻病领域的首个英文诊疗指南,25 次参与国际指南编写,光国际会议发言就有51次。2020年,他还代表中国在国际论坛上讲抗疫经验,妥妥的 “中国声音代言人”。

管理 3900 人医院,他真有招
光会搞科研可当不了校长,张罗的管理经验早就经过了大考。
2017年起,他从同仁医院常务副院长做到院长,管着3900多名职工、两大院区,还得兼顾临床和科研。有人问他咋平衡,他表示:“管理是必修课,必须做好;科研是热爱,靠业余时间啃”。
在他手上,同仁医院的鼻科团队成了 “王牌军”,而首医的耳鼻咽喉科本就是国家重点学科,还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堆高端平台,张罗早年就兼任过首医耳鼻咽喉科学院副院长,对学科家底门儿清。

为啥是他?三个理由戳中关键
首医作为全国第7的医学院校,手握8个国家重点学科、93个临床重点专科,选校长可比选科室主任严多了。张罗先生能上,这几点太关键:
1. 学科契合度拉满:首医的耳鼻咽喉科是 “王牌中的王牌”,张罗作为领域带头人,能精准推动学科升级,符合学校 “世界一流学科” 的目标。
2. 懂临床更懂管理:从临床医生到三甲医院院长,再到大学掌舵人,他熟稔医疗、科研、教学全链条,这正是首医23所临床医学院需要的 “领头人”。
3. 有情怀更有实力:拒绝美国高薪回国、用业余时间搞科研,这种 “既要治好病人,更要推动学科” 的理念,跟首医的育人初心完全对上了。
消息传开后,网友评论里全是“好感”:“双博士 + 管理高手,配置太顶了”、“拒绝国外 offer 那段真圈粉”、“校长真懂临床哎”。
接下来,这位 “鼻科大佬” 校长要带着首医继续冲刺 “世界一流”。至于他会不会把鼻科学的创新经验复制到更多学科?咱们可以拭目以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任旭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4013-1508856.html?mobile=1
收藏